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域划分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8页
第二章 水域功能区划概况第8-13页
   ·水域功能区划类的依据和基本原则第8-9页
   ·泸州市地表水域概况第9-12页
   ·地表水资源在泸州市的开发利用第12-13页
第三章 工业污染源概况第13-25页
   ·企业概况第13-14页
   ·主要工业企业向各河流的取水与排水状况第14-20页
   ·主要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第20-23页
   ·生活污染源情况第23-25页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25-41页
   ·评价断面选择第25-27页
   ·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第27-28页
   ·水质评价第28-41页
第五章 长江泸州段2010年 COD、NH_3-N预测第41-51页
   ·长江泸州段概况第41页
   ·预测河段设置情况第41页
   ·污染源源强变化预测第41-42页
   ·地表水预测条件选择第42-44页
   ·预测结果第44-50页
   ·预测结果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分析第51-57页
   ·长江泸州段第51-52页
   ·沱江泸州段第52-53页
   ·赤水河泸州段第53页
   ·永宁河第53-55页
   ·濑溪河第55-57页
第七章 水域功能区划实施和保障第57-61页
   ·加强对水域功能区划的宣传工作第57页
   ·按功能区划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第57页
   ·充分利用水域功能区划成果,为水环境管理工作报务第57-58页
   ·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类水体符合功能要求第58-61页
第八章 结论第61-63页
   ·适用水环境质量为Ⅰ类标准的区域第61页
   ·适用水环境质量为Ⅱ类标准的区域第61页
   ·适用水环境质量为Ⅲ类标准的区域第61-62页
   ·适用水环境质量为Ⅳ类标准的一般工业用水区第62页
   ·适用水环境质最为Ⅴ类标准的农业用水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图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氨基乙酰丙酸的检测方法及其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为了逼近人类写作行为的真实图景--中国当代写作学语境化后现代方法论历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