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功能与定位研究 | 第13-24页 |
2.1 都市圈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都市圈高速交通体系的认识 | 第14-18页 |
2.2.1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对于高速交通体系的要求 | 第14-15页 |
2.2.2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于高速交通体系的要求 | 第15-18页 |
2.3 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功能与定位 | 第18-24页 |
2.3.1 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2 城际轨道交通的服务对象 | 第19-20页 |
2.3.3 城际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与合理分工 | 第20-22页 |
2.3.4 城际轨道交通功能与定位 | 第22-24页 |
第3章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 第24-46页 |
3.1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3.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3.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3.2 都市圈交通走廊分析方法 | 第27-38页 |
3.2.1 区域交通走廊理论 | 第28-30页 |
3.2.2 基于 RP和 SP的走廊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3.2.3 都市圈轨道枢纽客流合理区研究 | 第33-34页 |
3.2.4 客流合理区的确定 | 第34-36页 |
3.2.5 客流合理步行区 | 第36-37页 |
3.2.6 客流合理交通区 | 第37-38页 |
3.3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吸引范围确定 | 第38-46页 |
3.3.1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吸引范围定义 | 第38-39页 |
3.3.2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吸引范围模型 | 第39-41页 |
3.3.3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虚拟交通小区划分 | 第41页 |
3.3.4 都市圈内出行交通方式划分 | 第41-42页 |
3.3.5 基于效用矩阵的Logit模型及参数选择 | 第42-43页 |
3.3.6 效用矩阵的建立 | 第43-44页 |
3.3.7 实例分析 | 第44-46页 |
第4章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布局规划研究 | 第46-64页 |
4.1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的布局原则 | 第46-47页 |
4.2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4.2.1 宏观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4.2.2 微观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4.3 交通布局理论 | 第49-52页 |
4.3.1 交通区位理论 | 第49-50页 |
4.3.2 交通枢纽区位及其应用 | 第50-52页 |
4.4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分析 | 第52-56页 |
4.4.1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一般方法分析 | 第52-53页 |
4.4.2 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思想 | 第53-56页 |
4.5 实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 第56-64页 |
4.5.1 规划总体原则 | 第57-58页 |
4.5.2 规划布局 | 第58-62页 |
4.5.3 本次规划线网推荐方案 | 第62-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