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摩托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第7-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8-12页 |
第二章 摩托车车架的结构设计 | 第12-21页 |
·摩托车车架的设计要求 | 第12-13页 |
·车架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 第13-16页 |
·摇篮式车架的结构形式 | 第13-15页 |
·车架的主要尺寸 | 第15-16页 |
·摩托车车架的受力分析 | 第16-18页 |
·静载荷 | 第17页 |
·动载荷 | 第17-18页 |
·摩托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 第18-20页 |
·摩托车车架的强度要求 | 第18-19页 |
·摩托车车架的刚度要求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车架结构三维模型及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36页 |
·车架的三维造型设计 | 第21-23页 |
·UG 软件在车架设计中的应用 | 第21页 |
·两款车架的三维模型 | 第21-23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有限元法在车架的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有限元法在车架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利用 UG 的 STRUCTURE 模块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 | 第28-35页 |
·UG 的 STRUCTURE 模块 | 第28-29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 | 第29-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车架的静力学分析和振动模态分析 | 第36-49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静力学分析 | 第36-41页 |
·载荷和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36-37页 |
·车架静态分析中的特性 | 第37-41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41-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摩托车车架的模态分析的实验验证 | 第49-59页 |
·模态分析实验方法 | 第49-54页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49页 |
·模态分析实验系统组成 | 第49-50页 |
·实验步骤 | 第50-5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国产太子车车架改进设计过程 | 第59-71页 |
·越野车的铝合金车架的优缺点 | 第59页 |
·普通车架结构上的优缺点 | 第59-60页 |
·两车架优缺点的对比和分析 | 第60-62页 |
·太子车架结构设计上的改进方案 | 第62-70页 |
·太子车架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太子车架结构的改进 | 第63-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