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5页 |
第一节 茂金属催化剂 | 第9-15页 |
1.1 关于主催化剂 | 第9-10页 |
1.1.1 双茂茂金属 | 第9-10页 |
1.1.2 单茂茂金属 | 第10页 |
1.2 关于助催化剂 | 第10-11页 |
1.3 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机理 | 第11-13页 |
1.3.1 茂金属/MAO体系 | 第11-12页 |
1.3.2 茂金属/有机硼体系 | 第12-13页 |
1.4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特点 | 第13-14页 |
1.5 影响茂金属催化特性的因素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双核茂金属 | 第15-19页 |
2.1 碳桥联同双核茂金属 | 第16-18页 |
2.1.1 碳链脂肪桥 | 第16-17页 |
2.1.2 苯环桥 | 第17-18页 |
2.2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关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 第19-31页 |
3.1 活性聚合MMA | 第19-25页 |
3.1.1 自由基活性聚合MMA | 第20页 |
3.1.2 阴离子活性聚合MMA | 第20-22页 |
3.1.2.1 络合阴离子聚合 | 第20-22页 |
3.1.2.2 基团转移聚合(GTP) | 第22页 |
3.1.3 稀土茂金属单组分活性聚合MMA | 第22-23页 |
3.1.4 锆茂金属活性聚合MMA | 第23-25页 |
3.2 其他非活性MMA聚合 | 第25-31页 |
3.2.1 稀土茂金属 | 第26-30页 |
3.2.1.1 无供电子基团配位的稀土茂金属 | 第26-28页 |
3.2.1.2 有供电子基团配位的稀土茂金属 | 第28-30页 |
3.2.2 双核茂金属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页 |
第四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35-42页 |
第一节 主要原料、溶剂的精制和处理 | 第35-38页 |
1.1 主要原料及其精制 | 第35-36页 |
1.2 主要溶剂及其精制 | 第36-37页 |
1.3 常用干燥剂的处理 | 第37页 |
1.4 单体的精制 | 第37页 |
1.5 气体精制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实验装置及操作 | 第38-39页 |
2.1 无水无氧操作 | 第38页 |
2.2 MMA常压本体聚合操作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催化剂及聚合物的测试和表征 | 第39-42页 |
3.1 核磁共振(NMR) | 第39页 |
3.2 质谱(MS) | 第39页 |
3.3 红外光谱(IR) | 第39页 |
3.4 元素分析 | 第39-40页 |
3.5 聚合物的测试与表征 | 第40-42页 |
3.5.1 分子量 | 第40页 |
3.5.2 分子量分布 | 第40页 |
3.5.3 红外间同含量 | 第40-41页 |
3.5.4 热性能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合成 | 第42-52页 |
第一节 部分基础原料的合成 | 第42-45页 |
1.1 环戊二烯基钠(C_5H_5Na) | 第42-43页 |
1.2 正丁基锂(C_4H_9Li) | 第43页 |
1.3 茚锂(C_9H_7Li) | 第43页 |
1.4 环戊烯基三氯化钛(C_5H_5TiCl_3) | 第43-44页 |
1.5 二氯甲基联苯(C_(14)H_(12)Cl_2)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对称双核钛催化剂A和B的合成 | 第45-48页 |
2.1 对称乙醚桥联双核钛催化剂A的合成 | 第45-47页 |
2.1.1 配体1的合成 | 第45-46页 |
2.1.2 双钠盐2的合成 | 第46页 |
2.1.3 催化剂 A的合成 | 第46-47页 |
2.2 对称亚甲基联苯桥联双核钛催化剂 B的合成 | 第47-48页 |
2.2.1 配体1的合成 | 第47页 |
2.2.2 配体双钠盐2的合成 | 第47页 |
2.2.3 催化剂B的合成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不对称双核钛催化剂C和D的合成 | 第48-52页 |
3.1 不对称碳链桥联双核钛催化剂的合成 | 第48-52页 |
3.1.1 化合物0的合成 | 第49页 |
3.1.2 配体1的合成 | 第49-50页 |
3.1.3 配体双钠盐2的合成 | 第50页 |
3.1.4 催化剂C和D的合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双核钛茂金属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研究 | 第52-68页 |
第一节 可行性试验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对称双核钛茂金属双组分催化MMA本体聚合 | 第53-60页 |
2.1 催化剂A和B催化MMA本体聚合特征 | 第53-59页 |
2.1.1 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3-55页 |
2.1.2 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5-56页 |
2.1.3 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6-57页 |
2.1.4 单体与主催化剂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7-59页 |
2.2 聚合物表征 | 第59页 |
2.2.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第59页 |
2.2.2 红外间同含量 | 第59页 |
2.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节 不对称双核钛茂金属双组分催化MMA本体聚合 | 第60-68页 |
3.1 催化剂 C和 D催化 MMA本体聚合特征 | 第60-65页 |
3.1.1 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3.1.2 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61-63页 |
3.1.3 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63-64页 |
3.1.4 单体与主催化剂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3.2 聚合物表征 | 第65-67页 |
3.2.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第65-66页 |
3.2.2 红外间同含量 | 第66页 |
3.2.3 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66-67页 |
3.3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68-70页 |
录用的文章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