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与市场论文--广告论文

广告性别角色定型系列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1 引言第8页
2 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第8-24页
 2.1 相关概念介绍第8-11页
 2.2 理论背景第11-13页
  2.2.1 社会性别理论第11-12页
  2.2.2 传播学理论第12-13页
  2.2.3 女性意识理论第13页
 2.3 研究回顾第13-20页
  2.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3-20页
  2.3.2 国内相关研究第20页
 2.4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第20-24页
  2.4.1 内容分析总体构思第21页
  2.4.2 受众反应总体构思第21-24页
3 研究一: 杂志广告和广播广告的内容分析第24-40页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页
 3.2 以往研究总结和本研究假设第24-26页
 3.3 研究方法第26-29页
  3.3.1 取样第26页
  3.3.2 编码第26-29页
 3.4 结果第29-36页
  3.4.1 杂志广告内容分析第29-32页
  3.4.2 广播广告内容分析第32-36页
 3.5 讨论第36-40页
  3.5.1 杂志广告内容分析第36-37页
  3.5.2 广播广告内容分析第37-38页
  3.5.3 小结第38-40页
4 研究二: 受众对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反应研究第40-60页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0页
 4.2 研究构思和方法第40-45页
  4.2.1 以往研究总结和本研究假设第40-43页
  4.2.2 研究工具和方法第43-45页
 4.3 结果第45-57页
  4.3.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45-50页
  4.3.2 模型中的变量处理第50-51页
  4.3.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52页
  4.3.4 相关系数检验第52页
  4.3.5 模型的检验第52-54页
  4.3.6 性别对其它变量缓冲作用的检验第54-57页
 4.4 讨论第57-60页
  4.4.1 性别受众反应的关系第57页
  4.4.2 个体性别角色、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受众反应的关系第57-58页
  4.4.3 小结第58-60页
5 研究三:受众对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反应研究第60-77页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60页
 5.2 研究构思和方法第60-66页
  5.2.1 关于内容分析的典型维度的确立第60-61页
  5.2.2 研究模型和假设第61-64页
  5.2.3 研究工具和方法第64-66页
 5.3 结果第66-73页
  5.3.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66-68页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8-70页
  5.3.3 相关系数检验第70-71页
  5.3.4 模型的检验第71-73页
 5.4 讨论第73-77页
  5.4.1 受众对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的总体反应第73-74页
  5.4.2 女性自主性意识与感受性模型第74-75页
  5.4.3 女性自主性意识与反应模型第75-76页
  5.4.4 小结第76-77页
6 研究四:受众对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反应实验室研究第77-85页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7页
 6.2 研究构思和方法第77-81页
  6.2.1 以往研究总结第77-78页
  6.2.2 研究假设第78-79页
  6.2.3 实验方法第79-81页
 6.3 结果第81-83页
  6.3.1 操作核实第81-82页
  6.3.2 记忆效果分析第82-83页
  6.3.3 广告评价和购买欲望分析第83页
 6.4 讨论第83-85页
  6.4.1 性别角色定型与记忆的关系第83-84页
  6.4.2 性别角色定型与广告评价及购买欲望的关系第84-85页
7 总论及展望第85-90页
 7.1 杂志和广播广告的内容分析第85页
 7.2 受众对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的反应第85-86页
 7.3 研究的意义第86-88页
  7.3.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86-87页
  7.3.2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87-88页
 7.4 研究的局限性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附录第9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两性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工匠的智慧--剑川沙溪传统民居营造中大木匠意研究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