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绪论 | 第13-15页 |
| 引言 | 第15-17页 |
| 第1章 公司信息披露需求研究 | 第17-32页 |
|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公司信息披露需求 | 第17-18页 |
| ·我国公司披露信息的需求现状 | 第18-28页 |
| ·我国信息需求主体及现状 | 第18-23页 |
| ·中国的债权人对公司披露信息有效需求不足 | 第19-21页 |
| ·中国的投资者对公司披露信息有效需求不足 | 第21-23页 |
| ·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 ·证券公司 | 第23-25页 |
|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 第25-26页 |
| ·保险机构投资者 | 第26-27页 |
| ·信托投资公司 | 第27页 |
| ·财务公司 | 第27-28页 |
| ·我国公司披露信息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 ·资本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尚不规范 | 第28-29页 |
| ·缺乏合格理性的市场投资主体 | 第29页 |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 | 第29-30页 |
| ·缺乏优质的上市公司 | 第30页 |
| ·我国公司披露信息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影响 | 第30-32页 |
| 第2章 公司信息披露供给研究 | 第32-57页 |
|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公司信息供给 | 第32-33页 |
| ·公司信息供给的目标 | 第33-36页 |
| ·受托责任观 | 第33页 |
| ·决策有用观 | 第33-34页 |
|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 | 第34页 |
| ·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 | 第34-36页 |
| ·公司信息供给的质量 | 第36-42页 |
|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代表性观点 | 第36-38页 |
| ·相关性和可靠性 | 第38-39页 |
|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第39-42页 |
| ·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研究 | 第42-57页 |
| ·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 | 第42-45页 |
| ·信息的外部性 | 第42-43页 |
| ·信息的非对称性 | 第43页 |
| ·有效资本市场 | 第43-44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4页 |
| ·透信理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性 | 第44页 |
| ·管理及行为科学理论 | 第44-45页 |
| ·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 第45-46页 |
| ·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度的把握 | 第46-47页 |
| ·我国强制信息披露与自愿信息披露 | 第47-49页 |
| ·我国以强制信息披露为主但同时应积极鼓励自愿信息披露 | 第47-48页 |
| ·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48-49页 |
|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及其缺陷 | 第49-55页 |
|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披露体系 | 第49页 |
| ·我国目前公司信息披露的缺陷 | 第49-55页 |
|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信息供给缺陷的不利影响 | 第55-57页 |
| 第3章 公司信息披露供求均衡研究 | 第57-62页 |
|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公司信息披露供求均衡 | 第57页 |
| ·培育有效需求方面的措施 | 第57-59页 |
| ·逐步规范证券市场,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 | 第57-58页 |
| ·大力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 第58页 |
| ·鼓励更多业绩优良、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上市 | 第58-59页 |
| ·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 第59页 |
| ·改进信息供给方面的措施 | 第59-62页 |
| ·健全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加大违规披露的处罚力度 | 第59-60页 |
| ·加快会计准则的制定步伐,逐步建立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 | 第60页 |
| ·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 第60-61页 |
| ·鼓励上市公司自愿进行信息披露 | 第61页 |
| ·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61页 |
| ·建设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其公证和监督作用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