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0页 |
2.电机调速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第13-22页 |
1.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分类 | 第13-14页 |
2.电机控制中用到的坐标系 | 第14-15页 |
3.永磁同步电机D-Q轴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4.矢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5.电机控制中用到的PWM技术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及实验 | 第22-51页 |
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 第22-44页 |
·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空间矢量PWM(SVPWM)发生模块的建立 | 第22-29页 |
·空间矢量PWM(SVPWM)发生原理 | 第22-25页 |
·确定合成电压矢量所在扇区 | 第25页 |
·计算基本空间矢量导通时间 | 第25-28页 |
·建立SVPWM仿真发生模块 | 第28-29页 |
·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控制仿真 | 第29-37页 |
·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29-30页 |
·PID控制器参数调整方法 | 第30-33页 |
·双闭环仿真系统的建立和控制器参数调整 | 第33-35页 |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没有零矢量PWM的闭环仿真 | 第37-40页 |
·速度环模糊控制仿真 | 第40-44页 |
·PID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40-43页 |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模糊控制仿真 | 第43-44页 |
2.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实验 | 第44-51页 |
·IRMCS2011控制结构介绍 | 第46-48页 |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试验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位置伺服系统仿真研究 | 第51-57页 |
1.位置环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51-52页 |
2.位置伺服系统仿真 | 第52-57页 |
·位置伺服仿真系统的构成 | 第52-54页 |
·参数整定及仿真实验 | 第54-55页 |
·位置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第五章 转子初始位置检测 | 第57-66页 |
1.用光电编码器检测转子初始位置 | 第57-61页 |
·光电编码器的分类 | 第57-59页 |
·复合式光电编码器粗略估计转子磁极位置原理 | 第59-60页 |
·用示波器观察复合式光电编码器的安装角度 | 第60-61页 |
2.无传感器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 第61-66页 |
·转子初始位置检测 | 第62-64页 |
·磁极性检测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1.工作总结及评价 | 第66-67页 |
2.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1 | 第74-77页 |
附录2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