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第1-13页 |
第2章 油气混输管线水力计算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13-23页 |
2.1 两相流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2.1.1 气液两相流动参数 | 第13-15页 |
2.1.2 均相流动模型 | 第15-18页 |
2.2 Beggs—Brill方法 | 第18-23页 |
2.2.1 压力梯度方程式 | 第18-20页 |
2.2.2 持液率的相关规律 | 第20-21页 |
2.2.3 沿程阻力系数的相关规律 | 第21-23页 |
第3章 油气混输管线热力计算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23-44页 |
3.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 第23-30页 |
3.1.2 圆筒壁导热微分方程 | 第24-26页 |
3.1.3 求解圆筒壁导热微分方程式 | 第26-30页 |
3.2 管线轴向温降计算的基本理论及公式推导 | 第30-38页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2.2 管线轴向温降公式推导 | 第31-37页 |
3.2.3 温降公式的应用及计算实例 | 第37页 |
3.2.4 温度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3.3 管道的总传热系数 K | 第38-41页 |
3.4 温降计算步骤 | 第41-44页 |
第4章 油田地面生产环线水力热力设计计算 | 第44-54页 |
4.1 水力设计计算 | 第44-46页 |
4.2 热力设计计算 | 第46-54页 |
4.2.1 生产环线节点换热模型的建立及换热公式推导 | 第46-48页 |
4.2.2 保温层厚度优化设计计算 | 第48-53页 |
4.2.3 热力设计计算步骤 | 第53-54页 |
第5章 油田地面生产环线水力热力设计计算软件系统 | 第54-62页 |
5.1 环线设计计算软件编制软件系统功能简介 | 第54-56页 |
5.2 软件系统图解 | 第56-60页 |
5.3 计算实例 | 第60-62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