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 | 第8页 |
1.2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4.1 碾压混凝土动态并仓模型 | 第11页 |
1.4.2 混凝土生产系统与浇筑系统的耦合 | 第11-12页 |
第2章 智能化仿真技术 | 第12-34页 |
2.1 概述 | 第12页 |
2.2 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技术 | 第12-18页 |
2.2.1 知识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2.2.2 知识表示概述 | 第15-16页 |
2.2.3 产生式表示法 | 第16页 |
2.2.4 框架表示法 | 第16-17页 |
2.2.5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 | 第17-18页 |
2.3 智能系统的知识推理 | 第18-19页 |
2.4 智能系统问题求解模型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2.4.1 问题求解的黑板模型 | 第19-21页 |
2.4.2 面向对象的方法 | 第21页 |
2.5 计算机仿真技术 | 第21-34页 |
2.5.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 | 第22页 |
2.5.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思想 | 第22-26页 |
2.5.3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策略 | 第26-31页 |
2.5.4 仿真时钟的推进机制 | 第31-34页 |
第3章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47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仿真建模的基本要求 | 第34-35页 |
3.3 系统建模方法 | 第35-37页 |
3.4 仿真目标及系统分析 | 第37-38页 |
3.5 仿真模型的组成 | 第38-43页 |
3.5.1 初始化模块 | 第38-39页 |
3.5.2 数据查询与参数计算模块 | 第39页 |
3.5.3 坝体特殊部位处理模块 | 第39页 |
3.5.4 并仓模型 | 第39页 |
3.5.5 选择浇筑仓 | 第39-40页 |
3.5.6 选择浇筑机械 | 第40-41页 |
3.5.7 浇筑机械服务模块 | 第41页 |
3.5.8 输出模块 | 第41-42页 |
3.5.9 统计分析模块 | 第42页 |
3.5.10 施工过程动态显示 | 第42-43页 |
3.6 混凝土生产系统与浇筑系统的耦合模型 | 第43-47页 |
3.6.1 不同混凝土料的生产系统与浇筑系统 | 第43-45页 |
3.6.2 混凝土生产量与浇筑系统需要量之间的矛盾 | 第45页 |
3.6.3 资源冲突的协调模型 | 第45-47页 |
第4章 动态并仓模型 | 第47-52页 |
4.1 概述 | 第47页 |
4.2 动态并仓模型 | 第47-52页 |
4.2.1 仓位信息的采集与存储 | 第47-48页 |
4.2.2 建立可行的并仓方案集 | 第48-50页 |
4.2.3 并仓方案优选 | 第50-52页 |
第5章 工程实例应用 | 第52-7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2页 |
5.2 大坝施工过程模拟 | 第52-67页 |
5.2.1 仿真边界条件 | 第52-59页 |
5.2.2 仿真计算的基本假设 | 第59-61页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5.3 大坝施工二维图 | 第67-70页 |
5.4 大坝施工三维图 | 第70-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