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 1.1 应急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长江干线应急工作现状分析评价 | 第12-15页 |
| 1.3.1 长江干线现有应急组织机构 | 第12页 |
| 1.3.2 三峡库区应急现状 | 第12-13页 |
| 1.3.3 三峡库区航运发展形势对应急工作的要求 | 第13-14页 |
| 1.3.4 长江干线及三峡库区应急现状评价 | 第14-15页 |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国家安全应急工作预案体系现状分析 | 第16-27页 |
| 2.1 国家对应急工作的政策与要求 | 第16-21页 |
| 2.1.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第16-19页 |
| 2.1.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 | 第19-20页 |
| 2.1.3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 第20-21页 |
| 2.2 交通部制订的部门预案 | 第21-27页 |
| 第3章 三峡库区水上交通现状与通航环境分析 | 第27-37页 |
| 3.1 库区运输船舶种类及分布 | 第27-28页 |
| 3.2 库区港口、码头分布 | 第28-30页 |
| 3.3 库区船舶密度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 3.4 库区水文与气象情况 | 第32-34页 |
| 3.4.1 水文 | 第32-33页 |
| 3.4.2 气象 | 第33-34页 |
| 3.5 库区航道及通航情况 | 第34-37页 |
| 第4章 库区水域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37-44页 |
| 4.1 船舶交通事故统计与分析 | 第37-39页 |
| 4.2 船舶污染事故统计与分析 | 第39-40页 |
| 4.3 库区自然灾害 | 第40-42页 |
| 4.4 三峡船闸和大坝通航安全问题 | 第42-44页 |
| 第5章 库区应急资源调研与分析 | 第44-48页 |
| 5.1 三峡库区应急搜救机构 | 第44-46页 |
| 5.2 库区社会应急资源 | 第46-48页 |
| 第6章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结构及职责 | 第48-60页 |
| 6.1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 | 第48页 |
| 6.2 建立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指导思想 | 第48-49页 |
| 6.3 建立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49页 |
| 6.4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工作原则 | 第49-50页 |
| 6.5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 | 第50-52页 |
| 6.6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分级原则 | 第52-53页 |
| 6.6.1 特大突发事件-(Ⅰ级) | 第52页 |
| 6.6.2 重大突发事件-(Ⅱ级) | 第52页 |
| 6.6.3 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 第52页 |
| 6.6.4 一般突发事件-(Ⅳ级) | 第52-53页 |
| 6.7 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 第53-56页 |
| 6.7.1 应急领导机构 | 第53页 |
| 6.7.2 应急指挥机构 | 第53-54页 |
| 6.7.3 应急日常运行管理机构 | 第54页 |
| 6.7.4 应急总指挥 | 第54-55页 |
| 6.7.5 应急值班员 | 第55页 |
| 6.7.6 现场指挥(员) | 第55页 |
| 6.7.7 应急专家组 | 第55-56页 |
| 6.8 指挥框架 | 第56-58页 |
| 6.8.1 指挥与协调 | 第57-58页 |
| 6.9 运行机制 | 第58页 |
| 6.10 联系制度 | 第58-60页 |
| 第7章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实体及功能 | 第60-75页 |
| 7.1 构成本体系的单位 | 第60-63页 |
| 7.2 本体系的实体构成模块图 | 第63-75页 |
| 7.2.1 事故预防体系 | 第63-65页 |
| 7.2.2 支持保障体系 | 第65-69页 |
| 7.2.3 应急处置体系 | 第69-73页 |
| 7.2.4 善后处置体系 | 第73-75页 |
| 第8章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第75-78页 |
| 8.1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第75-78页 |
| 8.1.1 制定应急预案的总则 | 第75页 |
| 8.1.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 第75页 |
| 8.1.3 预警和预防机制 | 第75-76页 |
| 8.1.4 突发事件的险情分级与上报 | 第76页 |
| 8.1.5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 第76-77页 |
| 8.1.6 后期处置 | 第77页 |
| 8.1.7 应急保障 | 第77页 |
| 8.1.8 附则 | 第77-78页 |
| 第9章 培训与演习 | 第78-84页 |
| 9.1 培训 | 第78页 |
| 9.2 演习 | 第78-84页 |
| 9.2.1 演习目的 | 第78页 |
| 9.2.2 演习内容 | 第78-79页 |
| 9.2.3 演习组织单位 | 第79页 |
| 9.2.4 演习要求 | 第79-80页 |
| 9.2.5 应急演习保障方案 | 第80-81页 |
| 9.2.6 参演船舶须知 | 第81页 |
| 9.2.7 参演人员须知 | 第81-82页 |
| 9.2.8 海事驻船协调人职责 | 第82-84页 |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