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岩体透水性与隧道涌水量计算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1.1 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的回顾第7-8页
  1.1.1 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第7-8页
 1.2 计算隧道涌水量的作用和意义第8-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12页
 1.4 课题来源第12-13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第13页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条件第15-19页
 2.1 区域地层岩性第15页
 2.2 区域地质构造第15-19页
第3章 工程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第19-30页
 3.1 地形地貌第19页
 3.2 气象与水文第19-20页
  3.2.1 气象第19页
  3.2.2 水文第19-20页
 3.3 地层岩性第20-21页
  3.3.1 第四系地层第20页
  3.3.2 侵入岩第20-21页
 3.4 岩体风化第21-24页
 3.5 岩体结构面优势方位与张开度(隙宽)统计研究第24-27页
  3.5.1 优势方位(结构面分组)第24-25页
  3.5.2 张开度(隙宽)统计研究第25-27页
 3.6 水文地质第27-30页
  3.6.1 地下水类型第27-28页
  3.6.2 地下水动态特征第28-29页
  3.6.3 地下水水质类型及化学特征第29-30页
第4章 工程岩体透水性研究第30-46页
 4.1 现场抽水试验第30-34页
  4.1.1 海域抽水试验第30-32页
  4.1.2 陆域抽水试验第32-34页
 4.2 现场压水试验第34-37页
 4.3 室内渗透系数与渗透破坏实验第37-40页
 4.4 裂隙介质岩体渗透系数等效化研究第40-45页
  4.4.1 裂隙样本(等效化处理)方法简述第40-42页
  4.4.2 渗透系数等效化处理结果第42-45页
 4.5 工程岩体渗透特性综合分析第45-46页
第5章 隧道涌水量计算与渗透破坏评价第46-66页
 5.1 地质模型与计算模型第46-51页
  5.1.1 地质模型第46-47页
  5.1.2 计算模型第47-51页
 5.2 隧道涌水量计算第51-63页
  5.2.1 公式法第51-55页
  5.2.2 数值法第55-63页
 5.3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第63页
 5.4 隧道渗透破坏评价第63-66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66-69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建议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互动机理及绩效研究
下一篇:仿真模型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