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齿轮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独创性声明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第13-14页
  1.1.1 课题的提出第13页
  1.1.2 课题的意义第13-14页
 1.2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发展及现状第14-16页
 1.3 齿轮故障诊断的发展及现状第16-18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齿轮失效形式和信号特征分析第20-27页
 2.1 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第20-21页
  2.1.1 齿面磨损第20页
  2.1.2 齿面胶合第20-21页
  2.1.3 齿面疲劳第21页
  2.1.4 轮齿折断第21页
 2.2 齿轮振动信号的特征分析第21-27页
  2.2.1 轴的转动频率及其各次谐波第21-22页
  2.2.2 啮合频率及其各次谐波第22页
  2.2.3 由调制效应而产生的边频带第22-24页
   2.2.3.1 幅值调制第23页
   2.2.2.2 频率调制第23-24页
  2.2.4 附加冲击第24页
  2.2.5 交叉调制成分第24页
  2.2.6 几种典型的齿轮信号特征第24-27页
第三章 齿轮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方法第27-49页
 3.1 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第27-34页
  3.1.1 时域幅值分析法第27-31页
   3.1.1.1 有效值和峰值判断法第27页
   3.1.1.2 峰值指标第27-28页
   3.1.1.3 歪度指标和峭度指标第28页
   3.1.1.4 其它无量纲示性指标第28-29页
   3.1.1.5 概率密度分析法第29-31页
  3.1.2 时基波形分析法第31-32页
   3.1.2.1 时基波形分析法诊断原理第31-32页
   3.1.2.2 时基波形分析法诊断实例第32页
  3.1.3 相关分析方法第32-34页
   3.1.3.1 相关分析方法诊断原理第32-33页
   3.1.3.2 相关分析方法诊断应用实例第33-34页
 3.2 信号的频域分析第34-36页
  3.2.1 频谱分析的概念第34-35页
  3.2.2 频谱分析在齿轮故障诊断中应用第35-36页
 3.3 数字滤波第36-39页
  3.3.1 数字滤波的原理第36-37页
  3.3.2 数字滤波的应用实例第37-39页
 3.4 包络分析方法第39-42页
  3.4.1 包络分析法进行故障诊断的原理第39页
  3.4.2 希尔伯特变换第39-40页
  3.4.3 希尔伯变换的解调原理第40-41页
  3.4.4 希尔伯特变换的计算方法第41页
  3.4.5 包络分析法进行故障诊断的实例第41-42页
 3.5 小波分析方法第42-49页
  3.5.1 小波分析的概述第42页
  3.5.2 Mallat算法第42-44页
  3.5.3 小波分析在齿轮诊断中的应用第44-49页
第四章 齿轮典型故障实验及数据获取第49-54页
 4.1 试验系统的构成第49-50页
 4.2 齿轮故障诊断实验第50-54页
  4.2.1 齿轮故障的实验装置第50-51页
  4.2.2 齿转减速器齿轮故障模拟第51-52页
  4.2.3 传感器的安装第52-53页
  4.2.4 数据及波形的采集与传输第53-54页
第五章 齿轮故障诊断网络的建模第54-67页
 5.1 基于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的建模原理第54-55页
  5.1.1 神经网络结构的选取步骤第54-55页
  5.1.2 神经网络结构的选取第55页
 5.2 BP网络原理及推导过程第55-60页
 5.3 齿轮故障诊断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第60-63页
  5.3.1 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的选择第60页
  5.3.2 隐层数和层内节点数的选取第60-63页
   5.3.2.1 隐层数的选取第60-61页
   5.3.2.2 隐层节点数的确定第61页
   5.3.2.3 学习效率的选取第61-62页
   5.3.2.4 神经元激活函数的选取第62页
   5.3.2.5 初始权值确定第62页
   5.3.2.6 数据规范化处理第62-63页
 5.4 基于BP神经网络齿轮故障诊断第63-67页
  5.4.1 齿轮故障诊断神经网络模型第63页
  5.4.2 神经网络结构第63-64页
  5.4.3 神经网络初始化权值和阈值第64页
  5.4.4 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选取与规范化第64-65页
  5.4.5 神经网络训练第65页
  5.4.6 神经网络诊断第65-66页
  5.4.7 结论第66-67页
第六章 系统设计及软件实现第67-83页
 6.1 系统设计要点第67-68页
  6.1.1 系统具有吸收利用新技术的能力第67页
  6.1.2 系统能充分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67页
  6.1.3 所设计的系统应具有完善的为实现诊断而必须的各种功能第67-68页
  6.1.4 操作使用简单方便第68页
  6.1.5 系统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第68页
 6.2 系统设计及实现第68-73页
  6.2.1 系统概述第69页
  6.2.2 系统组成及功能设计第69-71页
   6.2.2.1 信号文件读取转换第69-70页
   6.2.2.2 数据预处理第70页
   6.2.2.3 幅值域参数计算第70-71页
   6.2.2.4 频域分析第71页
   6.2.2.5 时域分析第71页
   6.2.2.6 小波分析第71页
   6.2.2.7 神经网络诊断第71页
  6.2.3 系统设计方案第71-72页
  6.2.4 软件的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第72-73页
 6.3 软件界面及主要功能模块介绍第73-83页
  6.3.1 视图界面第73-74页
   6.3.1.1 系统启动界面第73页
   6.3.1.2 系统主菜单界面第73-74页
  6.3.2 采样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第74-77页
   6.3.2.1 Cras数据格式转换成CS数据格式第74-75页
   6.3.2.2 CS数据格式转换成其它数据格式第75-76页
   6.3.2.3 其它采样文件数据格式转换成CS文件格式第76-77页
  6.3.3 信号分析模块第77-80页
   6.3.3.1 信号分析的视图显示第77-79页
   6.3.3.2 功能选项对话框第79-80页
  6.3.4 神经网络模块第80-82页
   6.3.4.1 BP网络训练初始权值第80-81页
   6.3.4.2 BP网络的训练第81页
   6.3.4.3 BP网络诊断第81-82页
  6.3.5 辅助功能第82-83页
   6.3.5.1 科学计算器第82页
   6.3.5.2 运行可执行程序第82页
   6.3.5.3 帮助第82-83页
第七章 结论第83-85页
 7.1 结论第83-84页
 7.2 后记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附录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价值链集成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征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