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程序控制磨床和数控磨床论文

基于PC的磁性研磨机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4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第13-15页
  1.2.1 磁性研磨简介第13-14页
  1.2.2 磁性研磨的数控加工技术第14-15页
 1.3 数控技术及其研究动态第15-22页
  1.3.1 数控技术第15-16页
  1.3.2 开放式数控系统及软数控系统第16-22页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2-23页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基于PC磁性研磨机床数控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4-42页
 2.1 系统需求分析第24-25页
 2.2 基于 PC的数控系统第25-35页
  2.2.1 开发基于PC数控系统的优势第26-27页
  2.2.2 基于PC数控系统的硬件第27-31页
  2.2.3 基于 PC数控系统的软件第31-34页
  2.2.4 基于 PC数控系统的实时性保证第34-35页
 2.3 磁性研磨机床基于 PC数控系统的硬件构造第35-37页
  2.3.1 硬件体系结构第35-36页
  2.3.2 PC和 NC的通信第36-37页
 2.4 磁性研磨机床基于 PC数控系统的软件构造第37-41页
  2.4.1 系统的模块划分第38-39页
  2.4.2 系统的数据流模型第39-40页
  2.4.3 前后台型软件结构第40页
  2.4.4 PC软件功能划分第40-41页
 2.5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基于PC数控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第42-65页
 3.1 用户界面的设计第42-50页
  3.1.1 系统框架和基本操作界面第42-43页
  3.1.2 代码编辑的实现第43页
  3.1.3 词法和语法检查第43-46页
  3.1.4 可视化的参数配置第46-50页
 3.2 预处理程序的工作过程第50-51页
  3.2.1 数控系统的工作流程第50-51页
  3.2.2 预处理过程中程序段数据的流动过程第51页
 3.3 预处理程序设计的主要工作第51-52页
 3.4 数据结构第52-57页
 3.5 预处理程序的数据缓冲第57-58页
 3.6 译码第58-59页
 3.7 DoCompiledBlock和刀补准备第59-60页
 3.8 预处理程序的启动第60-61页
 3.9 预处理程序的运行第61-62页
 3.10 预处理程序的总线运行方式第62-64页
 3.11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空间插补算法的研究第65-76页
 4.1 插补原理第65-66页
 4.2 插补周期的选择第66页
 4.3 空间直线插补算法第66-68页
 4.4 圆弧插补算法第68-71页
 4.5 空间平面的圆弧插补第71-75页
 4.6 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预处理程序的仿真输出第76-84页
 5.1 仿真输出的方法第76-78页
  5.1.1 多媒体定时器的使用第77-78页
 5.2 仿真输出验证第78-82页
 5.3 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的任务状态体系第84-95页
 6.1 系统的通信机制第84-88页
  6.1.1 设备的驱动第84-85页
  6.1.2 共享内存区的通信数据块结构第85-86页
  6.1.3 插补数据的通信机制第86-87页
  6.1.4 M、S、T功能通信机制第87-88页
 6.2 控制系统的任务状态体系及任务调度第88-94页
  6.2.1 CNC的主要任务第88-89页
  6.2.2 任务一状态体系第89-90页
  6.2.3 控制任务类第90-91页
  6.2.4 CNC的任务结构图第91-92页
  6.2.5 运行第92-93页
  6.2.6 状态转换逻辑第93-94页
 6.3 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7.1 结论第95-96页
 7.2 工作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上位机系统中已用到的主要类、函数和资源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