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微波辐射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13-45页 |
摘要 | 第13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 微波化学的原理及发展 | 第13-21页 |
1.1 微波化学简介 | 第13-14页 |
1.2 微波辐射加速反应原理 | 第14-15页 |
1.3 微波辐射下有机合成反应新技术 | 第15-16页 |
1.4 微波干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6-21页 |
2 组合化学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2.1 组合化学简介 | 第21-22页 |
2.2 微波辐射下固相有机合成的发展 | 第22-24页 |
2.3 微波辐射在组合化学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微波辐射下2-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26-36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1.2 2-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3a-3s)的合成 | 第27-3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2.1 本文对2-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 第30-31页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1-36页 |
第三节 微波辐射下双(2-苯并咪唑基)烷烃的合成 | 第36-4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36页 |
1.2 双(2-苯并咪唑基)烷烃的合成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2.1 本文对双(2-苯并咪唑基)烷烃的合成方法改进 | 第37-38页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第二章 二茂铁磺酰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45-120页 |
摘要 | 第45-46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46-56页 |
1. 二茂铁衍生物的生理活性 | 第46-49页 |
1.1 杀菌活性 | 第46-47页 |
1.2 杀虫活性 | 第47页 |
1.3 抗癌活性 | 第47-48页 |
1.4 抗炎活性 | 第48页 |
1.5 补铁活性 | 第48-49页 |
1.6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 第49页 |
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第49-50页 |
2.1 亲脂疏水性 | 第49页 |
2.2 氧化还原性 | 第49页 |
2.3 芳香性 | 第49-50页 |
3.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第50-53页 |
3.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使用现状 | 第50页 |
3.2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产生 | 第50-51页 |
3.3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及抗性的遗传 | 第51-52页 |
3.4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主要种类 | 第52-53页 |
4. 新型杀菌剂的设计思路 | 第53-56页 |
4.1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第53页 |
4.2 杀菌剂的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第53-54页 |
4.3 设计高效杀菌剂分子的原则 | 第54页 |
4.4 本文的选题依据 | 第54-56页 |
第二节 1-二茂铁磺酰基苯并咪唑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56-7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57-62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57页 |
1.2 1-二茂铁磺酰基苯并咪唑衍生物4a-4r的合成 | 第57-62页 |
2. 结果讨论 | 第62-72页 |
2.1 二茂铁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 第62-64页 |
2.2 微波辐射下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4-69页 |
2.3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解析 | 第69-70页 |
2.4 合成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 第70-72页 |
第三节 5(6)-硝基-1-二茂铁磺酰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第72-83页 |
1. 实验部分 | 第72-78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72页 |
1.2 目标化合物6a-7g的合成 | 第72-78页 |
2. 结果讨论 | 第78-83页 |
2.1 常规加热法与微波辐射法的比较 | 第78页 |
2.2 辐射时间、辐射功率、辐射方式的优化 | 第78-79页 |
2.3 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同分异构 | 第79-80页 |
2.4 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优势产物 | 第80页 |
2.5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解析 | 第80-83页 |
第四节 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83-117页 |
1. 化合物4d的单晶结构测定 | 第83-89页 |
1.1 化合物4d晶体制备 | 第83页 |
1.2 化合物4d晶体结构测定 | 第83-89页 |
2 化合物4h的单晶结构测定 | 第89-95页 |
2.1 化合物4h晶体制备 | 第89-90页 |
2.2 化合物4h晶体结构测定 | 第90-95页 |
3. 化合物4n的单晶结构测定 | 第95-103页 |
3.1 化合物4n晶体制备 | 第95页 |
3.2 化合物4n晶体结构测定 | 第95-103页 |
4. 化合物4p的单晶结构测定 | 第103-109页 |
4.1 化合物4p晶体制备 | 第103页 |
4.2 化合物4p晶体结构测定 | 第103-109页 |
5. 化合物6d的单晶结构测定 | 第109-117页 |
5.1 化合物6d晶体制备 | 第109-110页 |
5.2 化合物6d晶体结构测定 | 第110-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第三章 二茂铁磺酰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生物活性测定 | 第120-140页 |
摘要 | 第120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20-126页 |
1. 三唑类杀菌剂 | 第120-122页 |
1.1 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第120页 |
1.2 三唑类杀菌剂的主要种类 | 第120-122页 |
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第122-124页 |
2.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 | 第122-123页 |
2.2 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的主要种类 | 第123-124页 |
3. 嘧啶胺类杀菌剂 | 第124-125页 |
3.1 嘧啶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 | 第124页 |
3.2 嘧啶类杀菌剂的主要种类 | 第124-125页 |
4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第125-126页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126-138页 |
1. 实验部分 | 第126-127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126页 |
1.2 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测试 | 第126-127页 |
2.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127-134页 |
3. 结果讨论 | 第134-138页 |
3.1 目标化合物4a-4r抑菌活性的初步信息 | 第134页 |
3.2 目标化合物4a-4r构效关系初探 | 第134-135页 |
3.3 目标化合物6a-6g,7a-7g抑菌活性的初步信息 | 第135页 |
3.4 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关系初探 | 第135-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0页 |
第四章 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及醛、酮的新合成方法 | 第140-156页 |
摘要 | 第140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40-146页 |
1. 文献报道的Grignard试剂的甲酰化反应 | 第141-142页 |
1.1 Meyers等对Grignard试剂甲酰化反应研究 | 第141页 |
1.2 Eliel对Grignard试剂甲酰化反应研究 | 第141-142页 |
1.3 Cupton和Polk对Grignard试剂甲酰化反应的研究 | 第142页 |
2. 本课题组报道的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的甲酰化反应 | 第142-143页 |
3. 本课题组报道的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反应制备酮的新反应 | 第143-146页 |
第二节 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反应制备醛 | 第146-151页 |
1. 实验部分 | 第146-148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146页 |
1.2 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作用制备醛 | 第146-148页 |
2 结果讨论 | 第148-151页 |
2.1 叔丁基甲醛和苯乙醛的新合成方法 | 第148-149页 |
2.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149-151页 |
第三节 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反应制备酮 | 第151-155页 |
1. 实验部分 | 第151-153页 |
1.1 试剂和仪器 | 第151页 |
1.2 苯并咪唑盐与Grignard试剂作用制备酮 | 第151-153页 |
2. 结果讨论 | 第153-155页 |
2.1 环戊基甲基酮和环己基甲基酮的新合成方法 | 第153-154页 |
2.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附图 | 第159-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