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词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 前言 | 第13-16页 |
| 第一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建立 | 第16-3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6-19页 |
| 结果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27页 |
| 图片及说明文字 | 第27-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第二部分 MR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第31-4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 | 第32-36页 |
| 讨论 | 第36-40页 |
| 图片及说明文字 | 第40-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第三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的影像学比较分析 | 第47-5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 | 第48-50页 |
| 讨论 | 第50-54页 |
| 图片及说明文字 | 第54-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超声、CT的影像学比较 | 第60-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