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外关穴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縮略词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腕管综合征的认识和研究慨况 | 第9-18页 |
| 1 概述 | 第9-10页 |
| 2 流行病学 | 第10页 |
| 3 腕管的解剖 | 第10-11页 |
| 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 ·外伤性因素 | 第11页 |
| ·反复慢性损伤 | 第11-12页 |
| ·内分泌障碍或代谢紊乱 | 第12页 |
| ·解剖异常 | 第12页 |
| ·遗传素质 | 第12页 |
| ·腕管内占位性病变 | 第12页 |
| ·医源性损伤因素 | 第12-13页 |
| ·其他因素 | 第13页 |
| 5 诊断 | 第13页 |
| 6 鉴别诊断 | 第13-14页 |
| 7 治疗 | 第14-15页 |
| ·非手术治疗 | 第14页 |
| ·手术治疗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腕管综合征的研究和认识 | 第18-27页 |
| 1 概述 | 第18-19页 |
| 2 中医的病因病机 | 第19页 |
| 3 中医治疗方法 | 第19-25页 |
| ·体针疗法 | 第20-24页 |
| ·其他疗法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7-53页 |
| 前言 | 第27-28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研究对象来源 | 第28页 |
|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 ·入选标准 | 第28页 |
| ·排出标准 | 第28-2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 ·分组方法 | 第29页 |
| ·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 ·临床评价内容 | 第30-31页 |
|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 第31页 |
|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 第31页 |
| ·随访 | 第31-32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3 结果 | 第34-49页 |
| ·人口学特性分析 | 第34页 |
| ·两组疗前病情比较 | 第34-35页 |
| ·两组疗效评价 | 第35-46页 |
| ·患者满意度比较 | 第46-49页 |
| 4 讨论 | 第49-53页 |
|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危害 | 第49页 |
| ·选用针刺穴位及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机理 | 第49-50页 |
| ·设置针刺深浅分组的考虑 | 第50-51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页 |
| ·结果 | 第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