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复合功能产品概念设计建模理论及自动化求解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概念设计研究综述第11-37页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33页
  1.2.1 设计理论研究概述第12-14页
  1.2.2 概念设计概述第14-16页
  1.2.3 功能设计方面的研究第16-23页
  1.2.4 原理求解方法第23-27页
  1.2.5 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与应用第27-30页
  1.2.6 智能 CAD(ICAD)的发展与应用第30-33页
 1.3 概念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3-3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第34-37页
第二章 原理方案设计目录的结构模式研究第37-57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面向计算机求解的原理方案知识表达策略第37-38页
 2.3 设计目录介绍第38-40页
  2.3.1 设计目录的基本概念第38-39页
  2.3.2 设计目录的特点第39页
  2.3.3 设计目录的开发原则第39-40页
 2.4 原理方案设计目录的结构模式第40-56页
  2.4.1 四级子目录模式第40-42页
  2.4.2 原理方案设计目录的总体结构第42-44页
  2.4.3 功能项和检索项第44-53页
   2.4.3.1 功能目录第44-47页
   2.4.3.2 效应目录第47-49页
   2.4.3.3 作用原理目录第49-51页
   2.4.3.4 结构方案目录第51-53页
  2.4.4 接口项第53-54页
  2.4.5 评价项第54-55页
  2.4.6 备注项第55-56页
 2.5 本章小节第56-57页
第三章 复合功能原理方案特征建模及求解过程研究第57-73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特征的基本概念第58-59页
 3.3 复合功能原理方案特征建模第59-61页
 3.4 复合功能产品原理方案求解策略第61-63页
 3.5 接口表达和匹配第63-68页
  3.5.1 广义接口定义第63-64页
  3.5.2 接口特征表达第64-65页
  3.5.3 接口特征嵌套结构第65-66页
  3.5.4 接口匹配策略第66-68页
 3.6 应用实例第68-71页
 3.7 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基于循环映射的概念设计进程及其计算机辅助求解策略第73-95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概念设计进程模型分析第73-76页
 4.3 概念设计进程建模第76-79页
  4.3.1 概念设计进程形式化表达第76-77页
  4.3.2 单一功能求解进程第77页
  4.3.3 复合功能求解进程第77-78页
  4.3.4 概念设计的循环映射进程模型第78-79页
 4.4 功能推理第79-83页
  4.4.1 功能特征模型第80-81页
  4.4.2 功能原型(Function prototype)表达第81-82页
  4.4.3 功能原型库的组织结构第82-83页
  4.4.4 功能原型搜索第83页
 4.5 概念设计与/或树(And/or tree)第83-89页
  4.5.1 问题归约第83-84页
  4.5.2 与/或树第84页
  4.5.3 概念设计与/或树第84-86页
  4.5.4 代价优先求解算法第86-89页
 4.6 软件结构与应用实例第89-94页
 4.7 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原型系统实现第95-111页
 5.1 引言第95页
 5.2 系统开发策略和总体结构第95-97页
 5.3 用户输入子系统第97-102页
  5.3.1 设计任务输入模块第97-99页
  5.3.2 产品功能特征建模模块第99-102页
 5.4 概念求解子系统第102-104页
  5.4.1 功能推理模块第102-103页
  5.4.2 原理方案求解和原理解组合模块第103-104页
 5.5 结果输出子系统第104-105页
 5.6 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第105-108页
 5.7 数据库第108-109页
 5.8 本章小节第109-111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11-115页
 6.1 全文内容总结第111-112页
 6.2 研究展望第112-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6-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编辑专业实验机房设计与建设--若干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探讨
下一篇:基于移动Agent的空间数据共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