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35页 |
第一章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及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天南星科植物种类及分布 | 第16页 |
·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天南星科植物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植物脱毒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天南星科植物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天南星科药用植物三叶半夏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三叶半夏的品种及产地 | 第20页 |
·三叶半夏的生物学特征 | 第20-21页 |
·三叶半夏的生长习性 | 第20页 |
·三叶半夏的繁殖方式 | 第20-21页 |
·三叶半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三叶半夏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三叶半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22页 |
·三叶半夏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遗传不均性 | 第22页 |
·病毒侵染 | 第22-23页 |
·繁殖系数低 | 第23页 |
·三叶半夏病毒及脱毒快繁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三叶半夏病毒研究进展 | 第23页 |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及脱毒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的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成功的植物 | 第25页 |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基因型及材料生理年龄 | 第25页 |
·外源环境因素 | 第25-32页 |
·植物贮存器官离体诱导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及内源物质等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离体诱导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33页 |
·拟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33-35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目标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5-70页 |
第四章 我国部分主产地三叶半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 | 第35-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收集与保存 | 第35页 |
·人工栽培三叶半夏植株发病情况统计 | 第35-36页 |
·病毒检测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人工栽培三叶半夏发病情况统计结果 | 第36-39页 |
·不同地区的栽培三叶半夏病毒检测结果 | 第39-42页 |
·不同地区的野生三叶半夏病毒检测 | 第4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三叶半夏的组培快繁研究 | 第44-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植物材料及预处理 | 第44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外植体消毒 | 第44-45页 |
·接种 | 第45页 |
·培养条件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无菌培养物的获得 | 第46页 |
·近成熟胚培养 | 第46-47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三叶半夏茎尖分生组织芽分化及增殖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处理对三叶半夏叶柄再生的影响 | 第48-51页 |
·组培苗的移栽炼苗 | 第5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六章 三叶半夏的脱毒培养研究 | 第53-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植物材料及预处理 | 第53页 |
·接种 | 第53页 |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53-54页 |
·病毒检测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茎尖组培苗的获得 | 第54页 |
·病毒检测 | 第54-55页 |
·不同脱毒处理的比较 | 第55-5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七章 三叶半夏离体块茎诱导研究 | 第58-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植物材料及预处理 | 第58页 |
·培养基 | 第58-59页 |
·培养条件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GA_3、ABA及PDJ对离体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59页 |
·蔗糖、多效唑、6-BA、活性炭对离体块茎形成正交试验的结果 | 第59-60页 |
·不同浓度蔗糖对离体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离体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60-6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1-64页 |
第八章 移栽试验 | 第64-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页 |
·组培苗炼苗及移栽 | 第64页 |
·块茎鲜重测定 | 第64页 |
·脱毒苗块茎与相应母株叶柄培养组培苗块茎 | 第64页 |
·离体块茎与大田移栽苗块茎 | 第64页 |
·离体块茎贮藏与萌发 | 第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组培苗炼苗及移栽 | 第64页 |
·脱毒苗和母株组培苗块茎鲜重比较结果 | 第64-65页 |
·离体块茎与大田块茎鲜重比较结果 | 第65页 |
·离体块茎贮藏与萌发 | 第6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5-67页 |
第九章 三叶半夏块茎总蛋白分析 | 第67-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页 |
·供试材料 | 第67页 |
·总蛋白分析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68页 |
·脱毒苗与母株组培苗块茎总蛋白分析结果 | 第67页 |
·离体块茎与大田块茎总蛋白分析结果 | 第67-6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8-70页 |
第十章 结束语 | 第70-71页 |
附件1:DAS-ELISA方法缓冲液的配制 | 第71页 |
附件2:MS培养基母液及激素母液的配制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