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XML的关系数据库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0页
   ·应用背景第8页
   ·本文安排第8-10页
第二章 基于 XML的数据库同步技术概述第10-19页
   ·实现目标第10页
   ·主要的技术策略第10-15页
     ·同步的控制方式不同第11-12页
     ·同步的协议不同第12-13页
     ·数据的更新检测不同第13-14页
     ·数据的转换不同第14-15页
   ·数据转换技术的挑战第15-19页
     ·数据转换技术本身的难度第16页
     ·结合数据同步转换的特殊要求第16-19页
第三章 关系数据和 XML的转换技术第19-32页
   ·关系数据库的一些相关概念第19页
   ·XML 数据模式第19-20页
   ·关系数据与XML第20-28页
     ·查询语言第20-24页
     ·存储XML 数据第24-25页
     ·数据映射第25-28页
   ·转换的中间件产品第28-30页
     ·DB2XML 转换工具第28页
     ·ODBC2XML 转换工具第28-29页
     ·ASP2XML 组件第29页
     ·XML SQL Utility第29-30页
   ·数据库对XML 的支持第30-32页
     ·SilkRoute: SQL, XML-QL (AT&T)第30页
     ·Microsoft: XDR Schemas第30页
     ·Oracle Corporation: Object-relational types and object views第30页
     ·IBM: XML views on relational data第30-32页
第四章 同步系统的数据转换模型设计第32-35页
   ·数据转换的设计第32-34页
   ·数据转换的实现第34-35页
第五章 模式映射规则第35-49页
   ·目标数据库的同构模式映射规则第35-43页
     ·表模式映射规则第35-37页
     ·二元关系映射规则第37-41页
     ·多元关系映射规则第41-43页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的异构模式映射规则第43-49页
     ·一对一单表异构映射规则第44-46页
     ·多表异构映射规则第46-49页
第六章 同步系统的数据转换策略第49-64页
   ·数据导出执行阶段的方法第49-56页
     ·早标签,早结构的策略第49-50页
     ·晚标签,晚结构的策略第50-55页
     ·早结构,晚标签的策略第55-56页
   ·同步系统的数据导出策略第56-61页
     ·对导出策略的特殊要求第56页
     ·排序冗余相关法第56-58页
     ·导出算法的实现第58-61页
   ·同步系统的数据导入策略第61-64页
     ·数据同步对导入算法的要求第61-63页
     ·导入算法的实现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和实验第64-70页
   ·工作总结第64页
   ·数据转换有效性测试第64-67页
   ·同步功能性能比较测试第67-69页
   ·今后的工作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 者 简 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银行监管主体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兰州西固热电厂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