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5页
绪论:本文研究缘起及独特的研究思路第15-36页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现状及其理论研究评析第16-26页
     ·目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及主要特征第16-18页
     ·中国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经济学、社会学视角评析第18-24页
     ·中国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伦理学视角及其评析第24-26页
   ·本文独特的研究思路及其学术背景第26-29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方法第29-36页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29-33页
     ·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3-36页
第一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的伦理诉求第36-83页
   ·责任及道德责任概说第36-40页
   ·责任伦理:中国城市反贫困的伦理诉求第40-54页
     ·责任伦理理念第40-44页
     ·责任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关系第44-47页
     ·责任伦理与中国城市反贫困第47-49页
     ·中国城市反贫困主体及其责任伦理第49-54页
   ·社会公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的内在标准第54-73页
     ·社会公正及其制度化基础第56-60页
     ·城市反贫困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第60-65页
     ·社会公正基本原则的实现途径第65-73页
   ·共同富裕: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的价值目标第73-83页
     ·共同富裕及其伦理意蕴第73-74页
     ·共同富裕与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价值目标的关系第74-79页
     ·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目标实现条件与机制第79-83页
第二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个体责任伦理追问第83-116页
   ·城市贫困个体及其道德责任现状评析第83-91页
     ·贫困个体:城市反贫困的基本单元第84-85页
     ·贫困个体的道德责任现状及其原因第85-91页
   ·贫困个体的道德责任原则第91-98页
     ·目的善与手段善的统一第92-94页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94-95页
     ·道德责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第95-98页
   ·贫困个体的道德责任品质要求第98-107页
     ·自觉的责任意识第98-99页
     ·正确的价值观第99-102页
     ·正确的贫富观第102-104页
     ·良好的德性第104-107页
   ·贫困个体在城市反贫困中的道德实践第107-116页
     ·自强自信第108-109页
     ·自主自立第109-111页
     ·互爱互助第111-113页
     ·爱岗敬业第113-116页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府责任伦理探寻第116-158页
   ·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责任第116-117页
   ·负责任的政府:中国政府反贫困的道德价值分析第117-125页
     ·“执政为民”:中国政府责任价值选择第118-121页
     ·中国政府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责任价值分析第121-125页
   ·政府责任伦理现状评析第125-130页
   ·政府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价值取向第130-138页
     ·责任伦理价值取向与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关系第130-132页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政策价值取向第132-134页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第134-138页
   ·政府城市反贫困政策责任伦理实践第138-158页
     ·政府制定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原则第138-141页
     ·政府控制性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实践第141-146页
     ·政府限制性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实践第146-151页
     ·政府当前若干城市反贫困政策的责任伦理分析第151-158页
第四章 中国城市反贫困社会责任伦理审思第158-195页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及其责任伦理基础第158-168页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与贫困个体、政府的关系第159-160页
     ·道德与贫困关系的历史回溯第160-164页
     ·城市反贫困与社会良知第164-168页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的责任伦理现状评析第168-172页
   ·作为城市反贫困主体的社会责任伦理原则第172-179页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第173-175页
     ·集体主义原则第175-178页
     ·社会关怀原则第178-179页
   ·社会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责任伦理实践第179-195页
     ·组织化形式系统第180-188页
     ·非组织化形式系统第188-195页
结语:面向未来的中国城市反贫困主体及其责任伦理第195-20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05-211页
附录第211-232页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232页

论文共2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合作伙伴信息共享研究
下一篇:整体倾斜的互相关因子算法和绝对差分算法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