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1. 中国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6-11页 |
1.1 多样性的概念和理论 | 第6页 |
1.2 保护昆虫物种多样性的意义 | 第6-7页 |
1.3 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状况 | 第7-10页 |
1.3.1 从昆虫类群角度研究昆虫物种多样性 | 第8页 |
1.3.2 从栖息地的角度研究昆虫物种多样性 | 第8-10页 |
1.3.2.1 对自然保护区和山地的昆虫多样性的研究 | 第9页 |
1.3.2.2 对农田生境昆虫群落的研究 | 第9-10页 |
1.3.3 环境监测指示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10页 |
1.4 我国昆虫多样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10-11页 |
2.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1-13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1-12页 |
2.2 植被和区系特征 | 第12页 |
2.3 动物和区系特征 | 第12-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3.1 调查方法 | 第13页 |
3.2 标本鉴定和统计 | 第13页 |
3.3 主要分析指标 | 第13-14页 |
3.4 多样性指数计算系统 | 第14-16页 |
3.4.1 系统开发内容与方法 | 第14页 |
3.4.2 系统开发的步骤 | 第14页 |
3.4.3 系统实现方法 | 第14-16页 |
3.4.4 计算结果 | 第1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6-43页 |
4.1 壶瓶山昆虫类群和部分已鉴定的昆虫种类 | 第16-21页 |
4.1.1 调查所得主要昆虫类群 | 第16-17页 |
4.1.2 部分已鉴定的昆虫种类 | 第17-21页 |
4.2 取样方法探讨—两次取样之间昆虫物种多样性差异分析 | 第21-29页 |
4.2.1 两次取样的优势度指数比较 | 第21-24页 |
4.2.2 两次取样的多样性指数比较 | 第24-26页 |
4.2.3 两次取样的均匀度指数比较 | 第26-29页 |
4.3 环境因子对壶瓶山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29-37页 |
4.3.1 海拔高度对壶瓶山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29-35页 |
4.3.1.1 壶瓶山不同海拔高度昆虫群落优势度指数差异 | 第30-31页 |
4.3.1.2 壶瓶山不同海拔高度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 | 第31-33页 |
4.3.1.3 壶瓶山不同海拔高度昆虫群落均匀度指数差异 | 第33-35页 |
4.3.2 壶瓶山不同植被类型昆虫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35-36页 |
4.3.3 壶瓶山不同坡向昆虫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36-37页 |
4.4 不同月份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第37-43页 |
4.4.1 江坪不同月份间昆虫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37-39页 |
4.4.2 南坪不同月份间昆虫物种多样性差异 | 第39-43页 |
4.5 壶瓶山人为因素对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43页 |
5. 讨论 | 第43-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表1 江坪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表 | 第54-56页 |
附表2 南坪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表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