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5页 |
| ·概述 | 第13页 |
| ·二醇(酚)类配体的拆分 | 第13-18页 |
| 1.通过离子键或共价键形成非对映异构中间体拆分 | 第14-17页 |
| 2.包合物结晶法 | 第17页 |
| 3.酶、微生物作用下选择性水解法 | 第17-18页 |
| ·二醇(酚)类配体的制备 | 第18-23页 |
| 1.联萘类配体的制备 | 第18-22页 |
| 2.联苯类配体的制备 | 第22页 |
| 3.酒石酸衍生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 ·手性二醇(酚)类配体催化二乙基锌对醛的加成 | 第23-32页 |
| 1.手性配体TADDOLs | 第24-26页 |
| 2.BINOL及其类似物 | 第26-29页 |
| 3.二乙基锌对醛的加成配体的多相化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45页 |
| 第二章 螺双二氢茚二酚和联二萘酚手性配体的合成及拆分 | 第45-70页 |
| ·概述:双酚配体的合成和拆分 | 第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54页 |
| 1.仪器及试剂 | 第45-46页 |
| 2.拆分剂氯甲酸薄荷醇酯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 第46-47页 |
| 3.正丁基锂的制备及定量分析 | 第47页 |
| 4.多聚磷酸的制备 | 第47-48页 |
| 5.消旋体的合成 | 第48-51页 |
| 6.消旋体的拆分 | 第51-54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54-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图 | 第62-70页 |
| 第三章 螺双二氢茚二酚衍生物的合成 | 第70-96页 |
| ·概述 | 第70-71页 |
| ·实验部分 | 第71-77页 |
| 1.仪器及试剂 | 第71页 |
| ·,4’-二溴代双二氢茚二酚消旋体的合成 | 第71-72页 |
| ·,4’-二溴代双二氢茚二酚配体的衍生化 | 第72-73页 |
| ·,4’-二溴代双二氢茚二酚衍生物的碱解反应 | 第73页 |
| 5.(S)-(+)-4,4’-二碘-双二氢茚二酚配体的制备 | 第73-74页 |
| 6.(S)-(+)-4,4’-二甲基-双二氢茚二酚配体的制备 | 第74-75页 |
| 7.(S)-(+)-4,4’-二羟基螺双二氢茚二甲酸的制备 | 第75-77页 |
| 8.(S)-(+)-螺双二氢茚二酚配体的制备 | 第7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77-81页 |
| ·小结 | 第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附图 | 第83-96页 |
| 第四章 手性螺双二氢茚二酚及联二萘酚碳酸酯的热化学研究 | 第96-112页 |
| ·概述 | 第96-97页 |
| ·手性联二萘酚碳酸酯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97-106页 |
| 1.实验装置 | 第97页 |
| 2.手性联二萘酚碳酸酯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97-106页 |
| ·手性螺双二氢茚二酚及其碳酸酯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106-110页 |
| 1.手性螺双二氢茚二酚的差示扫描量热 | 第106-107页 |
| 2.手性螺双二氢茚二酚碳酸酯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107-110页 |
| ·小结 | 第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 第五章 螺双二氢茚二酚及其衍生物催化不对称二乙基锌对芳香醛加成 | 第112-126页 |
| ·概述 | 第112-113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3-117页 |
| 1.仪器及试剂 | 第113-114页 |
| 2.催化不对称二乙基锌对芳香醛的加成 | 第114-11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17-121页 |
| ·小结 | 第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
| 附图 | 第124-12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6-128页 |
| 附录 | 第128-12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8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129页 |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