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噁英的研究历史 | 第9-10页 |
·多环芳烃 | 第10-13页 |
·多氯联苯 | 第13-17页 |
·二噁英 | 第17-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 第22-26页 |
·南四湖概况 | 第22-23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3-24页 |
·沉积物的类型及其分布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南四湖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 第26-4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6-27页 |
·层析柱的制各 | 第27-28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8-29页 |
·GC-MSD分析 | 第29页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仪器检测限和方法检测限 | 第30-31页 |
·方法空白和加标空白 | 第31页 |
·基质加标 | 第31页 |
·平行样品 | 第31-33页 |
·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及讨论 | 第33-35页 |
·丰水、平水期表层沉积物中PAH的含量及讨论 | 第35-37页 |
·柱状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及讨论 | 第37-41页 |
·植物中PAHs的含量 | 第41-42页 |
·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 | 第42-44页 |
·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南四湖沉积物多氯联苯的水平与垂直分布 | 第46-60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层析柱的制备 | 第47-48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48页 |
·样品分析 | 第48-50页 |
·质量控制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水平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柱状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垂直分布特征 | 第51-56页 |
·平水期丰水期的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 | 第56-57页 |
·沉积物中共平面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 | 第57-58页 |
·多氯联苯的来源与保存初步探讨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南四湖沉积物二噁英的沉积通量、毒性当量及来源 | 第60-71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0页 |
·层析柱的制备 | 第60-6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61-62页 |
·样品分析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9页 |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含量及毒性当量浓度 | 第62-65页 |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来源 | 第65-67页 |
·沉积物中二噁英及其毒性当量的沉积通量 | 第67-68页 |
·沉积物中二噁英的污染状况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1-72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7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