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7页 |
1.1 数字水印的起源 | 第15页 |
1.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1.4 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4.1 鲁棒水印 | 第18-19页 |
1.4.2 易损水印 | 第19-21页 |
1.4.3 半易损水印 | 第21-24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6-37页 |
第二章 图像认证技术基础 | 第37-52页 |
2.1 多媒体信息安全 | 第37-39页 |
2.2 图像认证技术 | 第39-43页 |
2.2.1 完全性认证与鲁棒性认证 | 第40-41页 |
2.2.2 基于数字签名和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认证系统 | 第41-43页 |
2.3 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认证算法设计策略 | 第43-47页 |
2.3.1 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认证技术基本框架 | 第43-44页 |
2.3.2 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认证系统设计策略 | 第44-47页 |
2.4 图像认证系统的性能评价 | 第47-49页 |
2.4.1 嵌入失真 | 第47页 |
2.4.2 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 | 第47-48页 |
2.4.3 图像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 第48-4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基于数字水印的二值图像认证技术 | 第52-72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基于图像边缘的文本图像认证技术 | 第53-61页 |
3.2.1 文本图像的特征分析 | 第53-55页 |
3.2.2 可嵌入水印的像素点的选择 | 第55-58页 |
3.2.3 水印隐藏算法 | 第58-59页 |
3.2.4 水印提取和局部篡改检测 | 第59-60页 |
3.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1页 |
3.3 一种基于失真度量的二值图像认证算法 | 第61-68页 |
3.3.1 二值图像特征分析 | 第62页 |
3.3.2 水印信息构造 | 第62-63页 |
3.3.3 二值图像视觉失真度量 | 第63-64页 |
3.3.4 水印嵌入 | 第64-65页 |
3.3.5 水印提取和篡改检测 | 第65-66页 |
3.3.6 算法可行性、安全性分析 | 第66页 |
3.3.7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3.4 总结 | 第6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四章 基于易损水印的完全图像认证技术 | 第72-91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可抵抗Hollman攻击的易损性数字水印技术 | 第73-81页 |
4.2.1 基于独立分块的水印方法和安全性分析 | 第73-75页 |
4.2.2 混沌动力系统 | 第75-76页 |
4.2.3 改进的数字水印算法 | 第76-79页 |
4.2.4 性能分析与实验结果 | 第79-81页 |
4.2.5 结论 | 第81页 |
4.3 基于色调处理的图像认证算法 | 第81-89页 |
4.3.1 引言 | 第81-82页 |
4.3.2 图像认证与色调处理技术 | 第82页 |
4.3.3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图像失真度量 | 第82-84页 |
4.3.4 构造特征编码集合C | 第84-85页 |
4.3.5 基于误差扩散的信息隐藏算法 | 第85-86页 |
4.3.6 混沌置乱算子 | 第86页 |
4.3.7 图像认证和篡改修复 | 第86-87页 |
4.3.8 实验结果 | 第87-89页 |
4.4 总结 | 第8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五章 鲁棒性图像认证技术 | 第91-122页 |
5.1 引言 | 第91-92页 |
5.2 基于SCS方法的图像认证技术 | 第92-102页 |
5.2.1 SCS盲信息隐藏技术 | 第92页 |
5.2.2 SCS盲信息隐藏技术性能分析 | 第92-97页 |
5.2.3 签名水印构造算法和性能分析 | 第97-99页 |
5.2.4 签名水印隐藏算法 | 第99-100页 |
5.2.5 签名水印提取和认证算法 | 第100页 |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2页 |
5.3 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认证技术 | 第102-108页 |
5.3.1 引言 | 第102页 |
5.3.2 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分割算法 | 第102-103页 |
5.3.3 水印签名信息构造与嵌入 | 第103-105页 |
5.3.4 签名信息认证和性能分析 | 第105-106页 |
5.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6-108页 |
5.4 一种可抵抗JPEG压缩的鲁棒性图像认证算法 | 第108-120页 |
5.4.1 引言 | 第108页 |
5.4.2 JEPG压缩对图像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5.4.3 Lin图像认证算法和一种改进算法 | 第109-111页 |
5.4.4.改进的图像块签名比特构造算法 | 第111-119页 |
5.4.5.实验结果 | 第119-120页 |
5.5 总结 | 第12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第六章 一种改进的AMAC签名图像认证算法 | 第122-137页 |
6.1 引言 | 第122-123页 |
6.2 基于MAC信息认证技术 | 第123-124页 |
6.3 改进的AMAC签名构造算法 | 第124-130页 |
6.3.1 最低不变比特定理 | 第124-126页 |
6.3.2 基于最低不变比特的量化技术 | 第126-127页 |
6.3.3 特征信息比特的提取与AMAC签名构造 | 第127-130页 |
6.4 基于分级AMAC的图像认证及性能分析 | 第130-133页 |
6.4.1 基于分级AMAC的图像认证算法 | 第130页 |
6.4.2 篡改检测概率 | 第130-133页 |
6.5 实验结果 | 第133-135页 |
6.6 总结 | 第13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5-137页 |
第七章 无损图像认证算法 | 第137-155页 |
7.1 介绍 | 第137-138页 |
7.2 基于提升小波的无损图像认证技术 | 第138-147页 |
7.2.1 可逆信息隐藏与图像认证 | 第138-139页 |
7.2.2 基于提升小波的可逆信息隐藏 | 第139-140页 |
7.2.3 图像预处理算法 | 第140-141页 |
7.2.4 水印构造算法和隐藏 | 第141-144页 |
7.2.5 图像认证和重构算法 | 第144-145页 |
7.2.6 实验结果 | 第145-147页 |
7.3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可逆水印隐藏算法 | 第147-153页 |
7.3.1 基于空域的可逆水印隐藏 | 第147页 |
7.3.2 基于直方图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 第147-149页 |
7.3.3 可增大水印容量的图像预处理方法 | 第149-150页 |
7.3.4 水印提取和图像重构 | 第150-151页 |
7.3.5 实验结果 | 第151-153页 |
7.4 总结 | 第153-15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54-1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博士学习阶段(合作)发表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