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以《勒俄特衣》(巴胡母木本)为中心
前言 | 第1-16页 |
第一章 “口头诗学”与彝族传统诗学的理论契合 | 第16-63页 |
一 口头诗学的方法论模式 | 第18-27页 |
二 彝族文论、文学及语言的程式化因素 | 第27-63页 |
第二章 彝族史诗的口头性与文本性 | 第63-76页 |
一 史诗的口头性 | 第63-69页 |
二 史诗的文本性 | 第69-76页 |
第三章 史诗的步格与韵式 | 第76-94页 |
一 诺苏彝族史诗《勒俄特衣》文本分析的音位标准 | 第76-78页 |
二 史诗的音步 | 第78-86页 |
三 史诗的韵式 | 第86-94页 |
第四章 《勒俄特衣》的语句程式 | 第94-132页 |
一 史诗中与人物相关的词语程式 | 第96-110页 |
二 表述方位的程式 | 第110-115页 |
三 关于数字的程式 | 第115-118页 |
四 关于宗教内容的程式 | 第118-125页 |
五 关于器物、建筑和动物(昆虫)的程式 | 第125-132页 |
第五章 史诗的主题与叙事策略 | 第132-158页 |
一 口头诗学的“主题论” | 第132-139页 |
二 《勒俄特衣》的主题例释 | 第139-143页 |
三 主题表达的叙事策略 | 第143-158页 |
结语 | 第158-162页 |
附录 参考文献 | 第16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