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结构中粘弹性消能支撑的刚度效应分析
| 第1章 绪论 | 第1-23页 |
|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 第8-19页 |
| ·传统的抗震加固技术 | 第8-12页 |
| ·消能减震加固技术 | 第12-18页 |
| ·对建筑抗震加固技术发展的展望 | 第18-19页 |
| ·关于在结构中运用粘弹性阻尼器的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粘弹性阻尼器 | 第23-34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 | 第23-30页 |
| ·粘弹性材料应力-应变关系 | 第23-27页 |
| ·粘弹性阻尼器的本构关系 | 第27-28页 |
| ·其它粘弹性阻尼器计算模型 | 第28-30页 |
| ·粘弹性阻尼器加固结构的计算 | 第30-34页 |
| ·循环设计法 | 第31-32页 |
| ·快速非线性分析(FNA)法 | 第32-33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33-34页 |
| 第3章 新型模态叠加法 | 第34-47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待求解的方程 | 第34-35页 |
| ·将动力平衡方程转换为模态方程 | 第35-36页 |
| ·只由初始条件引起的响应 | 第36-37页 |
| ·任意荷载作用时的通解 | 第37-41页 |
| ·生成依赖于荷载的里兹(LDR)向量 | 第41-42页 |
| ·参与系数 | 第42-46页 |
| ·质量参与系数 | 第42-43页 |
| ·静载参与系数 | 第43-44页 |
| ·动载参与系数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快速非线性分析(FNA) | 第47-54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基本平衡方程 | 第48页 |
| ·非线性力的计算 | 第48-49页 |
| ·转换为模态坐标 | 第49-50页 |
| ·非线性模态方程的求解 | 第50-51页 |
| ·阻尼设备粘性行为的迭代数值算法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粘弹性消能支撑的刚度效应 | 第54-76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算例及研究思路 | 第54-57页 |
| ·算例简介 | 第54-55页 |
| ·研究思路 | 第55-57页 |
| ·算例结构的地震反应及比率B最佳值的确定 | 第57-62页 |
| ·结构的基本周期和阻尼比 | 第57页 |
| ·侧向力和侧向位移 | 第57-58页 |
| ·柱的轴力和弯矩的相互作用及比率β最佳值的确定 | 第58-61页 |
| ·比率δ的理想取值范围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图表 | 第63-76页 |
| 结论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