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过伐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1 引言 | 第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我国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异龄林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地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概况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异龄林收获调整的研究 | 第12-16页 |
·异龄林收获调整的目标 | 第12-14页 |
·混交异龄林收获调整的特点 | 第14页 |
·国外对混交异龄林的研究简介 | 第14-15页 |
·我国异龄林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异龄林的研究 | 第16-19页 |
·云冷杉林生长动态研究 | 第16页 |
·云冷杉林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研究 | 第16-19页 |
3 本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工作 | 第19-20页 |
4 研究地区-金沟岭林场概况 | 第20-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0页 |
·自然条件 | 第20-21页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地形地势 | 第20页 |
·气候 | 第20-21页 |
·土壤 | 第21页 |
·森林植被 | 第21页 |
·森林资源 | 第21页 |
·林分状况和经营情况 | 第21-23页 |
5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初步整理 | 第23-25页 |
·检查法实验区的设计思路 | 第23页 |
·不同采伐强度云冷杉林固定样地的设计思路 | 第23-24页 |
·关于初始蓄积量较高的三块样地 | 第24-25页 |
6 过伐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 第25-58页 |
·直径结构 | 第25-40页 |
·Weibull分布 | 第25-29页 |
·负指数分布 | 第29-34页 |
·Logistic方程 | 第34-37页 |
·q值 | 第37-40页 |
·直径结构小结 | 第40页 |
·树种组成 | 第40-50页 |
·影响树种组成的因素 | 第41-42页 |
·确定树种组成的原则 | 第42-43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径阶蓄积结构 | 第50-53页 |
·林分密度 | 第53-55页 |
·林分密度与生长的关系 | 第54-55页 |
·云冷杉林的林分密度研究 | 第55页 |
·不同蓄积水平云冷杉林的的林分结构 | 第55-56页 |
·关于择伐周期 | 第56-58页 |
·按蓄积量法确定择伐周期 | 第56页 |
·按径级法确定择伐周期 | 第56-57页 |
·过伐林区云冷杉林的择伐周期 | 第57-58页 |
7 结论与问题讨论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8页 |
·问题讨论及建议 | 第58-59页 |
论文附表 | 第5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个人简介 | 第73-74页 |
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