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KEYWORDS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破产免责制度概述 | 第9-14页 |
(一) 免责主义与不免责主义 | 第9-10页 |
(二) 破产免责的适用主体 | 第10-11页 |
(三) 破产免责的性质 | 第11-12页 |
(四) 破产免责的功能 | 第12-14页 |
二、 破产免责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4-22页 |
(一) 破产免责制度在英国的发展 | 第15-16页 |
(二) 破产免责制度在美国的发展 | 第16-18页 |
(三) 破产免责制度在日本的发展 | 第18-19页 |
(四) 破产免责制度在德国的发展 | 第19-20页 |
(五) 破产免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第20-21页 |
(六) 小结 | 第21-22页 |
三、 破产免责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2-29页 |
(一) 破产免责是对基本人权的一种法律确认 | 第22-23页 |
(二) 破产免责可视为自然人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途径 | 第23-26页 |
(三) 破产免责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26-29页 |
四、 破产免责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29-32页 |
(一) 许可免责制度的立法例 | 第29-30页 |
(二) 当然免责制度的立法例 | 第30-31页 |
(三) 我国破产免责制度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五、 破产免责的条件 | 第32-37页 |
(一) 国外关于破产免责条件的立法例 | 第33-35页 |
(二) 我国新破产法草案关于破产免责条件的规定及其评价 | 第35-37页 |
六、 破产免责的效力 | 第37-43页 |
(一) 破产免责对债务人的效力 | 第37-38页 |
(二) 破产免责对债权人的效力 | 第38-39页 |
(三) 破产免责对第三人的效力 | 第39-41页 |
(四) 破产免责的效力范围 | 第41-42页 |
(五) 破产免责的撤销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