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凝胶化、微胶囊化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页
 第一节 相变储能材料简介第12-19页
     ·能源第12-14页
     ·相变材料的含义第14-15页
     ·相变材料热力学特点第15-16页
     ·相变材料类型第16-19页
 第二节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第19-31页
     ·无机水合盐的熔化-凝固行为第20-23页
     ·Glauber's salt-Na_2SO_4.10H_2O第23-27页
     ·商品化无机水合盐PCMs第27-28页
     ·水合盐PCMs与不溶性流体直接传热第28-29页
     ·有机物低温相变材料第29页
     ·固-固相变材料第29-31页
 第三节 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存在的问题和本论文的工作思路第31-35页
 参考文献第35-43页
第二章 Na_2HPO_4.xH_2O/聚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第43-67页
 第一节 Na_2HPO_4.12H_2O储热性能考察第43-47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3页
     ·Na_2HPO_4.12H_2O的制备第43-44页
     ·Na_2HPO_4.12H_2O储热性能考察第44-45页
     ·凝胶化Na_2HPO4.12H_2O制备方式的选择第45-47页
 第二节 Na_2HPO_4.xH_2O/聚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的制备第47-55页
     ·制备原理第47-49页
     ·制备方法第49-50页
     ·材料性能初步评价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5页
       ·红外分析第51-52页
       ·丙烯酸钠单体pH的确定及其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2页
       ·离子强度对相变材料凝胶化反应的影响第52页
       ·反应时间的选择第52-53页
       ·反应温度的确定第53页
       ·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3-54页
       ·引发剂K_2S_2O_8及Na_2SO_3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4-55页
 第三节 Na_2HPO_4.xH_2O/聚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的储热性能评价第55-64页
     ·TG-DTG分析第55页
     ·Na_2HPO_4.xH_2O/聚丙烯酸钠储热性能评价第55-59页
       ·丙烯酸钠3%的储热体系第55-57页
       ·丙烯酸钠5%的储热体系第57-59页
     ·Na_2HPO_4.xH_2O/聚丙烯酸钠储热性能与固体颗粒度的关系第59-63页
     ·Na_2HPO_4.xH_2O/聚丙烯酸钠储热性能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探论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第三章 Na_2HPO_4.xH_2O/淀粉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第67-85页
 第一节 Na_2HPO_4.xH_2O/淀粉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的制备原理第67-69页
     ·实验试剂、仪器与原料的提纯、制备第67页
     ·Na_2HPO_4.xH_2O/淀粉接枝丙烯酸钠制备原理、实验参数选择第67-69页
 第二节 Na_2HPO_4.xH_2O/淀粉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性能评价第69-83页
     ·淀粉及相变材料的TG-DTG-DSC分析第69-70页
     ·相变材料FT-IR第70-71页
     ·Na_2HPO_4.xH_2O/淀粉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性能评价第71-83页
       ·淀粉含量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72-74页
       ·交联剂MBA含量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74-76页
       ·引发剂K_2S_2O_8及Na_2SO_3的用量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76-79页
       ·温度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79-81页
       ·重复性实验第81-83页
 本章总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第四章 Na_2HPO_4.xH_2O/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第85-104页
 第一节 Na_2HPO_4.xH_2O/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材料的制备原理第85-87页
     ·实验试剂、仪器与原料的提纯、制备第85页
     ·Na_2HPO_4.xH_2O/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钠制备原理、实验参数选择第85-87页
 第二节 Na_2HPO_4.xH_2O/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性能评价第87-101页
     ·海藻酸钠及相变材料的TG-DTG-DSC分析第87-88页
     ·相变材料FT-IR表征第88-90页
     ·Na_2HPO_4.xH_2O/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钠储热性能评价第90-101页
       ·海藻酸钠含量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90-92页
       ·交联剂MBA含量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92-94页
       ·引发剂K_2S_2O_8及Na_2SO_3的用量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94-96页
       ·温度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第96-99页
       ·重复性实验第99-100页
       ·本章总结第100-101页
 第三节 聚阴离子电解质改性Na_2HPO_4.12H_2O的规律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4页
第五章 石蜡/聚脲微胶囊第104-126页
 第一节 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简介第104-107页
     ·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第104-105页
     ·微胶囊化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05-106页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反应原理第106-107页
 第二节 石蜡/聚(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微胶囊的制备第107-114页
     ·实验试剂、仪器第107页
     ·正二十烷微胶囊制备方法第107-108页
     ·微胶囊透射电镜TEM图第108-109页
     ·微胶囊的红外分析第109-110页
     ·聚合反应的单体反应比例第110-111页
     ·囊心/囊壁比例与熔点、储热量、包裹效率的关系第111-112页
     ·微胶囊TG-DTG分析第112-114页
 第三节 石蜡/聚(甲苯二异氰酸酯-乙二胺)微胶囊的制备第114-119页
     ·实验试剂、仪器第114页
     ·正二十烷微胶囊制备方法第114页
     ·微胶囊的红外分析第114-115页
     ·微胶囊的DSC分析第115页
     ·聚合反应的单体投料比第115-117页
     ·微胶囊的储热量及包裹效率第117-118页
     ·微胶囊TG-DTG分析第118-119页
 第四节 石蜡/聚(甲苯二异氰酸酯-乙二胺)微胶囊的制备第119-123页
     ·实验试剂、仪器第119页
     ·正二十烷微胶囊制备方法第119页
     ·微胶囊的红外分析第119页
     ·微胶囊的DSC分析第119-121页
     ·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己二胺缩聚反应的质量比第121-122页
     ·微胶囊的储热量及包裹效率第122页
     ·微胶囊TG分析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6页
第六章 水合盐Na_2HPO_4.xH_2O微胶囊第126-133页
 第一节 界面聚合方法制备水合盐Na_2HPO_4.xH_2O微胶囊原理第126-128页
     ·实验试剂、仪器第126页
     ·界面聚合的原理、方法第126-128页
 第二节 Na_2HPO_4.xH_2O微胶囊表征及储热性能第128-131页
     ·微胶囊透射电镜TEM图第128页
     ·乙二醇的加入量第128页
     ·催化剂的作用第128-129页
     ·磷酸盐微胶囊的红外表征第129页
     ·微胶囊的熔点、储热量的DSC评价第129-130页
     ·微胶囊的TG评价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3页
第七章 凝胶化磷酸盐及几种稀土水合物的低温热容第133-147页
 第一节 绝热量热法原理第133-138页
     ·热容的定义第133-134页
     ·绝热法测量热容的原理第134-137页
     ·实验装置第137-138页
 第二节 凝胶化磷酸盐的热容第138-141页
 第三节 几种稀土水合盐的低温热容及热分解机理研究第141-146页
     ·钕、铒异亮氨酸水合盐低温热容及热分解机理第141-142页
     ·稀土钬苏氨酸水合盐[Ho(Thr)(H_2O)_5]Cl_3低温热容及热分解机理第142-144页
     ·[Er_2(His.H~+)(H_2O)_8)(ClO_4)_6.4H_2O低温热容及热分解机理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47页
论文总结第147-149页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第149-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烟雾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CAM-1mRNA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香烟烟雾吸入对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