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2-19页 |
·微生物杀菌剂 | 第12-17页 |
·杀菌抗生素 | 第12-16页 |
·细菌杀菌剂 | 第16-17页 |
·真菌杀菌剂 | 第17页 |
·微生物杀虫剂 | 第17-18页 |
·微生物除草剂 | 第18-19页 |
·微生物农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微生物农药防效的评价问题 | 第19页 |
·微生物农药的中试和制剂问题 | 第19页 |
·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认识问题 | 第19-20页 |
·发展前景 | 第20页 |
·拮抗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 第20-21页 |
·放线菌的分离方法 | 第21-22页 |
·拮抗菌株的筛选方法 | 第22页 |
·拮抗放线菌的鉴定、分类研究情况 | 第22-25页 |
·放线菌的经典分类 | 第22-23页 |
·化学方法鉴定和分类 | 第23-24页 |
·分子生物学分类和鉴定 | 第24页 |
·多相分类鉴定 | 第24-25页 |
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土样 | 第26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26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4页 |
·取样 | 第27页 |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 | 第27-28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28-30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28-29页 |
·培养特征观察 | 第29-30页 |
·拮抗菌的筛选 | 第30页 |
·皿内琼胶平板直接测定 | 第30页 |
·放线菌发酵液拮抗性测定 | 第30页 |
·单胞分离 | 第30页 |
·拮抗菌单胞菌的拮抗性筛选 | 第30页 |
·拮抗菌的鉴定 | 第30-31页 |
·高效菌株S-930-6发酵产物粗提及生物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发酵 | 第31页 |
·粗提 | 第31页 |
·粗提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效果评判 | 第32页 |
·高效菌株930发酵活性产物的提纯及生物活性测定 | 第32-34页 |
·离子交换树脂法精提 | 第32-33页 |
·提纯后活性产物的生测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秦岭太白山区放线菌区系及资源 | 第34-35页 |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结果 | 第35-36页 |
·土壤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结果 | 第35页 |
·拮抗菌发酵液的抑菌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拮抗菌的分类鉴定结果 | 第36-40页 |
·形态学特征 | 第36-38页 |
·培养特征 | 第38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38页 |
·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38-40页 |
·发酵液粗提物的活性测定结果 | 第40-41页 |
·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 | 第40页 |
·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 | 第40页 |
·S-930-6粗粉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 | 第40-41页 |
·精提物的生测结果 | 第41-42页 |
·盆栽试验结果 | 第42页 |
·活性产物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关于秦岭山区放线菌资源分布研究的讨论 | 第44页 |
·关于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和拮抗菌株的筛选的讨论 | 第44-45页 |
·关于菌株的保存和选育的讨论 | 第45页 |
·关于放线菌的鉴定的讨论 | 第45-46页 |
·关于活性产物的生物测定的讨论 | 第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