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2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2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前人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研究中的观点与争论 | 第13-17页 |
1.3 西方学者及我国学者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领域内的实证研究回顾 | 第17-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主题,分析方法和体系结构 | 第21-26页 |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定义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6-42页 |
2.1 经济-环境大系统 | 第26-27页 |
2.2 经济增长定义和经济增长模型 | 第27-31页 |
2.3 环境的概念、特点与指标体系 | 第31-34页 |
2.4 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 第34-36页 |
2.5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分析 | 第36-42页 |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中的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 | 第42-66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的内容 | 第43-48页 |
3.3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的实证研究 | 第48-59页 |
3.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假说的理论解释 | 第59-64页 |
3.5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中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66-93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西方学者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中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第66-70页 |
4.3 相关因素的进一步理论分析 | 第70-93页 |
第五章 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总体特征研究 | 第93-128页 |
5.1 引言 | 第93页 |
5.2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背景情况 | 第93-95页 |
5.3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数据及来源 | 第95-108页 |
5.4 实证研究方法 | 第108-109页 |
5.5 回归分析结果 | 第109-119页 |
5.6 小结 | 第119-128页 |
第六章 决定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基本因素分析 | 第128-166页 |
6.1 引言 | 第128页 |
6.2 分析框架 | 第128页 |
6.3 基本因素分析 | 第128-164页 |
6.4 小结 | 第164-166页 |
第七章 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地区特征及差异分析 | 第166-204页 |
7.1 引言 | 第166页 |
7.2 数据及来源 | 第166-173页 |
7.3 实证研究方法 | 第173-174页 |
7.4 回归分析结果 | 第174-189页 |
7.5 小结 | 第189-204页 |
第八章 决定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地区性差异的基本因素分析 | 第204-214页 |
8.1 引言 | 第204页 |
8.2 基本因素分析 | 第204-213页 |
8.3 小结 | 第213-214页 |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214-234页 |
9.1 引言 | 第214页 |
9.2 日本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概况 | 第214-218页 |
9.3 日本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218-219页 |
9.4 决定日本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基本因素分析 | 第219-231页 |
9.5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1-234页 |
第十章 结语 | 第234-237页 |
10.1 我国体制转型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234-235页 |
10.2 决定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基本因素与力量 | 第235页 |
10.3 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趋势的分析与思考 | 第235-237页 |
参考文献 | 第237-244页 |
后记 | 第24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