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1.3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面向对象技术 | 第13-33页 |
2.1 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 | 第13-14页 |
2.2 面向对象技术中的概念 | 第14-15页 |
2.3 面向对象的方法论 | 第15-16页 |
2.4 UML——通用建模语言 | 第16-28页 |
2.4.1 UML架构 | 第17页 |
2.4.2 UML的组成元素 | 第17-20页 |
2.4.3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 | 第20-28页 |
2.5 使用UML进行系统建模的过程和实例 | 第28-32页 |
2.5.1 软件开发过程 | 第28-29页 |
2.5.2 在开发过程中使用UML | 第29-30页 |
2.5.3 开发过程实例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 | 第33-64页 |
3.1 中间件技术 | 第33-35页 |
3.1.1 中间件的组成 | 第34页 |
3.1.2 中间件的分类 | 第34-35页 |
3.2 COM/DCOM/COM+技术 | 第35-47页 |
3.2.1 COM技术的发展 | 第35-37页 |
3.2.2 COM技术的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3.2.3 COM技术中接口 | 第38-40页 |
3.2.4 COM类工厂机制 | 第40-41页 |
3.2.5 DCOM技术 | 第41-42页 |
3.2.6 COM+技术 | 第42-45页 |
3.2.7. NET框架 | 第45-47页 |
3.3 J2EE技术 | 第47-53页 |
3.3.1 EJB体系结构 | 第48-51页 |
3.3.2 EJB容器 | 第51-53页 |
3.4 CORBA技术 | 第53-58页 |
3.4.1 ORB | 第53-54页 |
3.4.2 IDL语言和语言映射 | 第54-55页 |
3.4.3 存根和框架 | 第55页 |
3.4.4 动态调用 | 第55-56页 |
3.4.5 对象适配器 | 第56-57页 |
3.4.6 界面仓库和实现仓库 | 第57页 |
3.4.7 ORB之间的互操作 | 第57-58页 |
3.5 CORBA系统开发 | 第58-63页 |
3.5.1 开发过程 | 第58-59页 |
3.5.2 开发实例 | 第59-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中间件的系统服务 | 第64-75页 |
4.1 COM技术中的企业功能服务 | 第64-65页 |
4.2 J2EE技术中企业功能服务 | 第65-66页 |
4.3 CORBA的服务 | 第66-73页 |
4.3.1 核心服务 | 第66-69页 |
4.3.2 数据库与事务处理 | 第69-71页 |
4.3.3 其它服务 | 第71-73页 |
4.4 CORBA服务应用实例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事务处理 | 第75-96页 |
5.1 分布式事务处理 | 第75-79页 |
5.1.1 X/OpenDTP模型 | 第75-77页 |
5.1.2 事务的类型 | 第77-78页 |
5.1.3 两阶段提交协议 | 第78-79页 |
5.2 COM+技术中的事务服务 | 第79-80页 |
5.3 Java的事务体系结构 | 第80-83页 |
5.3.1 JTA事务管理接口 | 第81-82页 |
5.3.2 JTA应用程序接口 | 第82页 |
5.3.3 X/OpenXA资源管理接口 | 第82-83页 |
5.3.4 Java事务服务(JTS) | 第83页 |
5.4 CORBA的OTS | 第83-92页 |
5.4.1 OTS组成 | 第84页 |
5.4.2 OTS中的接口 | 第84-90页 |
5.4.3 对象事务服务流程 | 第90-92页 |
5.5 CORBAOTS服务与XA的集成 | 第92-9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CORBA环境中负载平衡和容错措施 | 第96-104页 |
6.1 负载平衡 | 第96-99页 |
6.1.1 应用程序分区 | 第96-97页 |
6.1.2 复制 | 第97-99页 |
6.2 容错 | 第99-103页 |
6.2.1 有关容错的概述 | 第100-101页 |
6.2.2 CORBA对容错的支持 | 第101-10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CORBA应用实例 | 第104-122页 |
7.1 EAI | 第104-108页 |
7.1.1 EAI的历史 | 第104-105页 |
7.1.2 EAI的类型 | 第105-106页 |
7.1.3 EAI所需的支持和技术 | 第106-107页 |
7.1.4 CORBA与EAI | 第107-108页 |
7.2 Agile软件开发方法 | 第108-110页 |
7.2.1 Agile软件开发方法的价值观 | 第108-109页 |
7.2.2 Agile软件开发方法的原则 | 第109-110页 |
7.3 实例系统概述 | 第110-112页 |
7.4 实例系统实现 | 第112-121页 |
7.4.1 对象的分析和定义 | 第112-116页 |
7.4.2 对象的创建和激活 | 第116-118页 |
7.4.3 对遗留系统的封装 | 第118-119页 |
7.4.4 分布式事务处理 | 第119-121页 |
7.4.5 多线程处理 | 第12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22-130页 |
8.1 中间件技术的新发展 | 第122-123页 |
8.2 全文工作 | 第123-124页 |
8.3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24-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科技成果、论文发表、教学和获奖情况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