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川东地区三迭系飞仙关组勘探目标评价

引言第1-10页
一、概况第10-30页
 (一)、项目主要地质任务第10-11页
 (二)、工区范围及地理构造位置第11-12页
 (三)、勘探简况及主要钻探成果第12-27页
  1、地震勘探第12-16页
  2、钻探简况第16-21页
  3、资料录取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第21-27页
 (四)、目前研究状况及储量分布特征第27-30页
二、地层与沉积相第30-55页
 (一)、区域地质简况第30-33页
 (二)、地层划分及分层第33-35页
 (三)、地层特征及对比第35-38页
 (四)、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第38-47页
  1、开阔台地区第40-42页
  2、台地凹陷区第42页
  3、台地潮坪区第42-44页
  4、台地凹陷区两侧的沉积特征及比较第44-47页
 (五)、飞仙关组的成岩作用特征第47-55页
  1、向上变深(鲕滩海进型)成岩模式第48页
  2、潮坪白云岩成岩模式第48页
  3、向上变浅(鲕滩海退型)成岩模式第48-55页
三、鲕滩储层特征研究第55-90页
 (一)、储集岩类特征及岩石学特征第55-57页
 (二)、区域储层特征描述第57-58页
 (三)、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描述第58-61页
 (四)、鲕滩储层物性特征第61-79页
  1、孔隙度及孔隙结构特征第62-75页
  2、裂缝及储层的渗滤特性第75-79页
 (五)、储集岩类型划分及评价第79-82页
  1、储层类型及特征第79-81页
  2、储层类别划分及评价第81-82页
 (六)、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发育受控因素分析第82-85页
 (七)、储层综合评价及横向分布特征第85-90页
四、鲕滩气藏特征及其分析第90-111页
 (一)、烃源岩特征第90-98页
  1、天然气成分对比第90-92页
  2、天然气烃源母质对比第92-94页
  3、烃源岩特征第94-98页
 (二)、飞仙关气藏盖层分析第98-101页
 (三)、飞仙关气藏特征第101-111页
  1、飞仙关流体分布状况第101-103页
  2、飞仙关气藏的气水分布特征第103-105页
  3、飞仙关组气藏的压力特征第105-111页
五、鲕滩储层的地震特征及横向分布预测第111-124页
 (一)、区域地震反射层位的标定第111-114页
 (二)、飞仙关鲕滩储层的地震特征第114-122页
  1、鲕滩储层地震异常的地球物理基础第114-116页
  2、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第116-118页
  3、鲕滩储层的地震异常特征识别第118-122页
 (三)、鲕滩储层的地震横向分布预测第122-124页
六、构造特征及勘探目标评价第124-186页
 (一)、区域构造特征第124-126页
 (二)、局部圈闭特征及资源量分布第126-162页
  1、储量分布及计算情况第126-135页
  2、鲕滩圈闭特征及资源量估算第135-162页
   (1):已钻构造鲕滩圈闭特征及资源量情况第135-141页
   (2):钻探失利构造鲕滩圈闭情况分析第141-146页
   (3):未钻探构造鲕滩圈闭特征及资源量情况分析第146-162页
 (三)、圈闭评价及勘探目标选择第162-169页
  1、圈闭评价第162-167页
  2、勘探目标选择第167-169页
 (四)、预探目标及实施方案第169-183页
  1、凹陷区西南侧工作目标:第169页
  2、凹陷区东北侧预探目标:第169-179页
  3、凹陷区东北侧评价勘探目标:第179-183页
 (五)、勘探方案实施及调整第183-186页
  1、预探方案实施调整第183-186页
  2、评价勘探方案实施调整第186页
七、结论与建议第186-191页
 (一)、认识和结论第186-189页
 (二)、建议第189-191页
参考文献表:第191-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探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光学针描法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