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热烧伤后兔眼房水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及全身和局部抗坏血酸治疗对烧伤角膜的影响 | 第11-22页 |
引言 | 第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1 实验前准备 | 第11-13页 |
2 热烧伤模型的制作与分析 | 第13页 |
3 房水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13-14页 |
4 光镜标本的制作与观察 | 第14-15页 |
5 多形核白细胞的计算机图象分析 | 第15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19页 |
1 烧伤后兔眼房水抗坏血酸水平 | 第16页 |
2 血浆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第16页 |
3 角膜溃疡及穿孔情况 | 第16-17页 |
4 组织病理学改变 | 第17-18页 |
5 多形核白细胞的分析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角膜热烧伤后应用抗坏血酸、SOD治疗房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含量的改变 | 第22-28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1 实验前准备 | 第22页 |
2 烧伤模型的制作与分组 | 第22-23页 |
3 房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3-25页 |
结果 | 第25-26页 |
房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改变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32-33页 |
附照片 | 第3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