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中文关键词>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英文关键词> | 第7-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8页 |
| 一. 前言 | 第8-17页 |
| ·乳房炎的危害及其遗传控制 | 第8-9页 |
| ·SCS/SCC作为乳房炎抗性辅助选择标记的优缺点 | 第9-11页 |
| ·微卫星DNA标记系统及其应用 | 第11-15页 |
| ·SCC/SCS的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 ·统计方法 | 第24-27页 |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27-41页 |
| ·血样中提取的基因组总DNA | 第27页 |
| ·7个微卫星DNA的PCR扩增产物 | 第27-28页 |
| ·7个微卫星DNA多态性的检测结果 | 第28-32页 |
| ·7个微卫星座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 | 第32-41页 |
| 四. 讨 论 | 第41-45页 |
| ·血液样品保存及DNA提取 | 第41页 |
| ·关于影响PCR扩增反应的因素 | 第41-42页 |
| ·关于PCR-SSLP检测方法中的影子带 | 第42-43页 |
| ·可以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微卫星多态 | 第43页 |
| ·多重PCR与间隔上样 | 第43-44页 |
| ·微卫星座位的群体遗传特性 | 第44-45页 |
| 五. 结 论 | 第45-47页 |
| 六.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 致 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