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1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供试材料 | 第12页 |
·试验设计 | 第12-13页 |
·性状考查 | 第13-15页 |
·品种群体和DH群体的性状考查 | 第13-15页 |
·穗部农艺性状考查 | 第13页 |
·经济性状考查 | 第13-14页 |
·稻米品质性状测定 | 第14-15页 |
·F_4株系的性状考查 | 第15页 |
·统计分析 | 第15-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37页 |
·弯穗型粳稻与直穗型粳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 第17-19页 |
·弯、直穗型粳稻品种穗部农艺特征比较分析 | 第17页 |
·弯、直穗型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弯、直穗型粳稻品种加工及外观品质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弯、直穗型粳稻品种蒸煮品质理化指标及RVA指标比较分析 | 第19页 |
·DH群体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力分析 | 第19-25页 |
·DH群体的穗部农艺性状表现及遗传力分析 | 第19-21页 |
·DH群体的经济性状表现及遗传力分析 | 第21-22页 |
·DH群体的外观及加工品质表现及遗传力分析 | 第22-23页 |
·DH群体的蒸煮理化指标、RVA指标及遗传力分析 | 第23-25页 |
·不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25-34页 |
·穗部农艺性状与穗弯曲度的关系 | 第25页 |
·穗部农艺性状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的关系 | 第25-27页 |
·穗部农艺性状与蒸煮理化指标、RVA指标的关系 | 第27-29页 |
·穗部农艺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第29页 |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的关系 | 第29-31页 |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蒸煮理化指标、RVA指标的关系 | 第31-32页 |
·粒形与外观品质的关系 | 第32-33页 |
·外观品质与蒸煮理化指标及RVA指标的关系 | 第33-34页 |
·直穗型品种品质改良 | 第34-37页 |
·利用DH群体分析直穗型品种的品质改良效果 | 第34-35页 |
·组群筛选法对直穗型品种品质改良 | 第35-37页 |
3 讨论 | 第37-42页 |
·日本优质粳稻是改良我省直穗型粳稻品质的优良品种资源之一 | 第37-38页 |
·DH群体在直穗型品种品质育种研究中的作用 | 第38-39页 |
·直穗型粳稻高产与优质的关系 | 第39-40页 |
·稻米外观与食味的关系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