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 1.1 减水剂的作用 | 第6-8页 |
| 1.2 研究与发展概况 | 第8-11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第2章 坍落度损失的研究方法 | 第12-21页 |
| 2.1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学表征 | 第12-14页 |
| 2.2 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测定方法 | 第14-19页 |
| 2.3 坍落度损失的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3章 坍落度损失的机理 | 第21-31页 |
| 3.1 水泥分散体系动电特性的变化 | 第21-25页 |
| 3.2 减水剂对水泥初期水化的影响 | 第25-27页 |
| 3.3 自由水和含气量的变化 | 第27-29页 |
| 3.4 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 第29-31页 |
| 第4章 坍损控制诸方法的比较 | 第31-40页 |
| 4.1 复合缓凝组分 | 第31-32页 |
| 4.2 不同缩合度减水剂的复合 | 第32-33页 |
| 4.3 改变掺加方式 | 第33-34页 |
| 4.4 缓释法 | 第34-37页 |
| 4.5 新型减水剂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5章 低坍损高效减水剂的研制 | 第40-54页 |
| 5.1 合成工艺 | 第40-45页 |
| 5.2 缓释机理 | 第45-49页 |
| 5.3 主要性能 | 第49-5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