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环境中的 PAHs 和重金属污染 | 第10-13页 |
·PAHs 及其代表物 BaP 的环境行为 | 第10页 |
·重金属及其代表物铜的环境行为 | 第10-11页 |
·PAHs-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环境行为 | 第11-13页 |
·复合污染物的相互作用 | 第11页 |
·环境中的 PAHs 和重金属复合污染 | 第11-12页 |
·PAHs 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机制 | 第12-13页 |
·复合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 第13-18页 |
·环境中 PAHs 的微生物降解 | 第14-15页 |
·BaP 的微生物降解代谢 | 第15-16页 |
·重金属的微生物吸附/转化 | 第16-17页 |
·PAHs-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微生物降解/吸附 | 第17-18页 |
·复合污染物对细菌细胞特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复合污染物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污染物同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降解/吸附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长特性分析 | 第23-3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3-25页 |
·实验菌种 | 第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菌体的观察鉴定 | 第25-26页 |
·生长曲线测定 | 第26页 |
·菌生长量的测定 | 第26页 |
·初始 pH 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26页 |
·培养温度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培养介质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27页 |
·外加碳源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菌体的鉴定 | 第27-33页 |
·BaP 降解能力的考察 | 第33-34页 |
·菌种的 16s rRNA 序列测定 | 第34页 |
·菌体的生长曲线 | 第34-35页 |
·初始 pH 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培养温度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培养介质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外加碳源对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S. maltophilia 对 BaP-Cu~(2+)复合污染的降解/吸附 | 第39-58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9-40页 |
·实验菌种 | 第39页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39页 |
·实验设备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菌悬液制备 | 第40页 |
·S. maltophilia 对 BaP 和 Cu~(2+)的降解/吸附 | 第40页 |
·降解体系中污染物的分布 | 第40-41页 |
·Cu~(2+)在 BaP 微生物降解中的影响 | 第41页 |
·外加碳源对 BaP 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41页 |
·样品的分析检测 | 第41页 |
·BaP 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7页 |
·BaP 的微生物降解性能考察 | 第42-49页 |
·Cu~(2+)对 BaP 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49-50页 |
·外加碳源对 BaP 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50-52页 |
·BaP 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52-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S. maltophilia 处理 BaP-Cu~(2+)复合污染过程中细胞表面特性的变化 | 第58-6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58-59页 |
·实验试剂 | 第58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58页 |
·实验设备 | 第58-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S. maltophilia 对 BaP 和 Cu~(2+)的降解/吸附 | 第59页 |
·菌体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第59页 |
·不同污染物体系中菌体 CSH 的测定 | 第59页 |
·β-半乳糖苷酶的诱导 | 第59页 |
·菌体细胞质膜通透性的测定 | 第59-60页 |
·β-半乳糖苷酶渗透检测 | 第60页 |
·菌体微观形态观察 | 第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污染物对 S. maltophilia 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60-63页 |
·污染物对 S. maltophilia 细胞质膜的作用分析 | 第63-66页 |
·菌体细胞的微观形态变化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