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页 |
·小分子与DNA 的相互作用 | 第9-13页 |
·DNA 靶向药物抗癌原理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手段 | 第12-13页 |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本课题来源和立题背景 | 第13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5-2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配制Sm(Ⅲ)C1_3(Eu(Ⅲ)C1_3)溶液 | 第15页 |
·光谱法测定 | 第15页 |
·电化学法测定 | 第15-16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16页 |
·粘度法 | 第16页 |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6-20页 |
3 色氨酸-香草醛希夫碱与DNA 的作用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5页 |
·光谱法研究K[HL]与DNA 的作用方式 | 第20-24页 |
·粘度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4 色氨酸-香草醛希夫碱钐配合物与DNA 的作用 | 第26-32页 |
·引言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光谱法研究Sm(Ⅲ)L 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第26-30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30页 |
·粘度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5 色氨酸-香草醛希夫碱铕配合物与DNA 的作用 | 第32-38页 |
·引言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光谱法研究Eu(Ⅲ)L 与DNA 的作用方式 | 第32-35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35-36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36页 |
·粘度法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6 色氨酸-香草醛希夫碱镁配合物与DNA 的作用 | 第38-43页 |
·引言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光谱法研究Mg(Ⅱ)L 与DNA 的相互作用 | 第38-40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40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40-41页 |
·粘度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7 色氨酸-香草醛希夫碱镍配合物与DNA 的作用 | 第43-48页 |
·引言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光谱法研究Ni(Ⅱ) L 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第43-46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46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46页 |
·粘度法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8 色氨酸-香草醛希夫碱锌配合物与DNA 的作用 | 第48-54页 |
·引言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光谱法研究Zn(Ⅱ) L 与DNA 的作用方式 | 第48-51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51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51-52页 |
·粘度法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