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用彩墨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喷墨打印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 第9页 |
1.2 喷墨打印用墨水 | 第9-20页 |
1.2.1 对墨水的性能要求 | 第10-11页 |
1.2.2 墨水的组成 | 第11-15页 |
1.2.2.1 水基墨 | 第11-14页 |
1.2.2.2 油浴墨 | 第14-15页 |
1.2.2.3 固态墨 | 第15页 |
1.2.3 喷墨打印用墨水的发展 | 第15-19页 |
1.2.4 墨水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2.4.1 颜料型墨水的制备 | 第19-20页 |
1.2.4.2 染料型墨水的制备 | 第20页 |
1.3 液状染料 | 第20-27页 |
1.3.1 液状染料的优点和特点 | 第20-22页 |
1.3.2 液状染料的加工和发展 | 第22-27页 |
总论 | 第27-58页 |
2.1 喷墨打印用墨水的研制 | 第27-45页 |
2.1.1 染料的提纯 | 第27-28页 |
2.1.2 染料的筛选 | 第28-31页 |
2.1.3 直接耐晒翠蓝的合成 | 第31-35页 |
2.1.3.1 铜酞菁的氯磺化 | 第32页 |
2.1.3.2 酞菁磺酰氯的氨解 | 第32-33页 |
2.1.3.3 产品分析 | 第33-35页 |
2.1.4 喷墨打印用墨水的剖析 | 第35-36页 |
2.1.5 喷墨打印用墨水的配制 | 第36-40页 |
2.1.6 染料含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2.1.7 墨水的性能测定 | 第41-45页 |
2.1.7.1 墨水的物化性能 | 第41-42页 |
2.1.7.2 打印效果测试 | 第42-45页 |
2.2 染料的剖析 | 第45-55页 |
2.2.1 未知染料结构的确定 | 第45-47页 |
2.2.2 染料的合成 | 第47-55页 |
2.2.2.1 合成路线 | 第48-49页 |
2.2.2.2 H酸与三聚氯氰的一次缩合 | 第49-50页 |
2.2.2.3 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 | 第50-51页 |
2.2.2.4 偶合反应 | 第51-52页 |
2.2.2.5 二次缩合 | 第52-55页 |
2.3 液状染料的配制 | 第55-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4页 |
3.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58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3.1.2 实验药品 | 第58页 |
3.2 实验操作 | 第58-64页 |
3.2.1 染料的精制提纯 | 第58-59页 |
3.2.2 直接耐晒翠蓝的合成 | 第59页 |
3.2.2.1 铜酞菁的氯磺化 | 第59页 |
3.2.2.2 酞菁磺酰氯的氨解 | 第59页 |
3.2.3 喷墨打印用墨水的配制 | 第59-60页 |
3.2.4 墨水中染料含量的计算 | 第60页 |
3.2.5 活性红的合成 | 第60-61页 |
3.2.5.1 H酸与三聚氯氰的缩合 | 第60-61页 |
3.2.5.2 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 | 第61页 |
3.2.5.3 偶合反应 | 第61页 |
3.2.5.4 二次缩合 | 第61页 |
3.2.6 液状染料的配制 | 第61-62页 |
3.2.7 粘度的测定 | 第62-63页 |
3.2.8 液状染料稳定性的测定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