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1.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 第6-17页 |
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与监管的必要性 | 第6-10页 |
1.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及其成因 | 第6-7页 |
1.1.2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否会诱发金融危机 | 第7-9页 |
1.1.3 建立我国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1.2 市场失灵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 第10-17页 |
1.2.1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第10页 |
1.2.2 商业银行中的市场失灵及监管的必要性 | 第10-17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17-22页 |
2.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2.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 | 第19-22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监测 | 第22-37页 |
3.1 VAR风险监测法 | 第22-26页 |
3.1.1 VAR法的产生背景 | 第22-23页 |
3.1.2 VAR法的原理 | 第23-25页 |
3.1.3 VAR法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测的借鉴意义 | 第25-26页 |
3.2 我国对商业银行风险监测的探索和应用 | 第26-28页 |
3.2.1 加权评分法 | 第26页 |
3.2.2 数学模型法 | 第26-28页 |
3.3 本文设计的“雷达图”风险监测法 | 第28-37页 |
3.3.1 “雷达图”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3.3.2 本文在把“雷达图”应用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测中时的创之处 | 第29页 |
3.3.3 对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测的“雷达图”的设计 | 第29-32页 |
3.3.4 “雷达图”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 第32-36页 |
3.3.5 “雷达图”的灵活运用 | 第36页 |
3.3.6 “雷达图”与加权评分法、模型法的比较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36-37页 |
3.3.7 本文设计的“雷达图”的缺陷或有待完善之处 | 第37页 |
4. 结语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