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损伤神经产生自发放电 | 第11-12页 |
1、3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起源部位 | 第12-13页 |
1、4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形成原因 | 第13-14页 |
1、5 参与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离子通道 | 第14-15页 |
1、6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丰富节律 | 第15-16页 |
1、7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发生规律的复杂性 | 第16-18页 |
1、8 神经元与动力系统 | 第18-19页 |
1、9 神经元生物电话动中的分岔与浑沌 | 第19-22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3、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4、研究结果 | 第27-78页 |
4、1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生理特征 | 第27页 |
4.2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不同节律 | 第27-32页 |
4、3 改变灌流液中钙离子浓度时损伤神经自发放电节律变化的加周期变化与浑沌现象 | 第32-43页 |
4、4 TEA作用于损伤区时,损伤神经自发放电节律变化中的加周期分岔与浑沌现象 | 第43-57页 |
4、5 教学摸型 | 第57-62页 |
4、6 阵发周期节律中休止期的形成机制 | 第62-78页 |
5、讨论 | 第78-85页 |
5、1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由损伤区中起步点振荡所引起 | 第78-79页 |
5.2 可兴奋细胞起步点振荡具有复杂的动力学机制 | 第79-80页 |
5、3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节律变化中的加周斯分岔与浑沌现象 | 第80-81页 |
5、4 阵发周期节律中休止期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 第81-83页 |
5、5 频率编码还是节律编码? | 第83-85页 |
6、结论 | 第85-86页 |
7、致谢 | 第86-87页 |
8、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