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计算全息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计算全息简介 | 第9-14页 |
| ·计算全息的特点 | 第9-10页 |
| ·计算全息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计算全息图的分类 | 第12-14页 |
| ·课题简介 | 第14-17页 |
| ·三维显示简述 | 第14-15页 |
| ·计算全息三维显示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2 计算全息的基本理论 | 第17-33页 |
| ·抽样定理 | 第17-22页 |
| ·理想抽样 | 第18-19页 |
| ·频谱的周期延拓 | 第19-21页 |
| ·抽样的恢复 | 第21-22页 |
| ·空间带宽积空间局部频率 | 第22-24页 |
| ·计算全息的编码方法 | 第24-33页 |
| ·罗曼型迂回位相编码方法 | 第25-29页 |
| ·修正离轴参考光编码方法 | 第29-33页 |
| 3 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及再现 | 第33-42页 |
| ·傅立叶变换型计算全息的制作和再现 | 第33-38页 |
| ·二元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和再现[1] | 第33-36页 |
| ·博奇型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和再现 | 第36-38页 |
| ·菲涅耳型计算全息的制作和再现 | 第38-42页 |
| 4 计算全息三维显示 | 第42-58页 |
| ·计算全息三维显示方法 | 第42-44页 |
| ·独立散射点组合物体的计算全息图 | 第42-43页 |
| ·计算全息体视图显示三维图像 | 第43-44页 |
| ·计算全息三维显示的新方法 | 第44-58页 |
| ·CT 原理简介 | 第44-45页 |
| ·单方向转动投影的方法 | 第45-48页 |
| ·两个方向转动投影的方法 | 第48-52页 |
| ·同一方位角转动投影的方法 | 第52-58页 |
| 5 结论及其展望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