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五权宪法思想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页
一、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形成与内容第8-13页
 (一) 五权宪法的形成过程第8-11页
 (二) 五权宪法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二、五权宪法思想的内容体系第13-19页
 (一) 静态五权宪法第13-18页
  1. 主权在民第13-14页
  2. 政府有能第14-15页
  3. 五权分立第15-16页
  4. 权能分治第16-17页
  5. 地方自治第17-18页
 (二) 动态五权宪法第18-19页
三、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中国性与西方性第19-28页
 (一) 古为今用的科举监察制度第19-23页
  1. 科举考试的是与非第19-20页
  2. 传承与超越的监察制度第20-23页
 (二) 五权宪法与三权分立之比较第23-28页
  1. 西方“三权分立”概述第23-24页
  2. “三权分立”的局限性第24-26页
  3. 五权宪法并非分权制第26-28页
四、孙中山宪法思想的理想性与可操作性第28-37页
 (一) 理论有待完善第28-30页
 (二) 实践不充分成为独裁工具第30-37页
  1. “五院制”与孙中山五权宪法之差异第30-32页
  2. “五五宪草”与五权宪法之比较第32-35页
  3. 《中华民国宪法》与五权宪法之比较第35-37页
五、五权宪法思想的价值第37-42页
 (一) 从五权宪法看基层民主建设第38-40页
 (二) 从五权宪法看人才强国第40-42页
参考书目第42-45页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第45-46页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诸葛亮的法律思想
下一篇:从《论不平等》到《社会契约论》--关于卢梭自由主题的一次分析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