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IEEE802.11WLAN 概述 | 第12-15页 |
·1EEE802.11 定义的三类移动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WLAN 的切换机制 | 第18-25页 |
·无线局域网中的漫游和切换 | 第18页 |
·切换的分类 | 第18-19页 |
·IEEE802.11WLAN 的切换过程 | 第19-21页 |
·切换的原因 | 第19页 |
·发现新AP 阶段 | 第19-20页 |
·认证阶段 | 第20-21页 |
·重连阶段 | 第21页 |
·相关问题研究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WLAN 中的安全技术 | 第25-34页 |
·基本的安全技术 | 第25页 |
·IEEE802.11 的安全技术 | 第25-33页 |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 | 第25-26页 |
·有线等价保密协议(WEP) | 第26-27页 |
·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 | 第27页 |
·802.IX 架构 | 第27-30页 |
·EAP 认证协议类型简介 | 第30-32页 |
·WAPI 标准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安全快速切换方案的设计 | 第34-46页 |
·移动站点主动切换技术 | 第34页 |
·可管理快速切换(MFHO)技术 | 第34-35页 |
·MFHO 切换技术与STA 主动切换技术相比较 | 第35-36页 |
·基于AP 预先转发的切换模式 | 第36-37页 |
·安全快速切换方案的核心思想 | 第37-38页 |
·频度切换区域选择算法 | 第37-38页 |
·邻居图算法 | 第38页 |
·基于IEEE802.11 的新的安全快速切换机制 | 第38-45页 |
·认证结构 | 第38-39页 |
·相互认证过程 | 第39-41页 |
·合适的目标AP 选择 | 第41-44页 |
·切换过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安全快速切换机制分析 | 第46-55页 |
·典型场景 | 第46页 |
·算法描述 | 第46-48页 |
·仿真实验研究 | 第48-54页 |
·切换延迟分析 | 第49-51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1页 |
·密钥管理分析 | 第51页 |
·负载平衡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