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8页 |
第2章 期权定价理论概述 | 第18-30页 |
·金融期权概述 | 第18-21页 |
·金融期权的定义 | 第18页 |
·金融期权的类型 | 第18-19页 |
·金融期权定价基础 | 第19-20页 |
·金融期权定价理论与模型 | 第20-21页 |
·实物期权概述 | 第21-24页 |
·实物期权的基本思想 | 第22页 |
·实物期权的基本特性 | 第22-23页 |
·影响实物期权价值的变量 | 第23页 |
·实物期权的应用逻辑 | 第23-24页 |
·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比较 | 第24-26页 |
·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及评估方法分析 | 第30-40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 第30-31页 |
·高新技术的概念与认定 | 第30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与认定 | 第30-31页 |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涵义 | 第31-33页 |
·企业价值的涵义 | 第31-32页 |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涵义 | 第32-33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及其评估特性 | 第33-35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 第33-34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估特性 | 第34-35页 |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传统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35-37页 |
·成本法及其局限性 | 第35-36页 |
·市场法及其局限性 | 第36页 |
·收益法及其局限性 | 第36-37页 |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新思路与方法—实物期权法 | 第37-38页 |
·高新技术企业中包含的实物期权 | 第38-40页 |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 | 第40-52页 |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总模型 | 第40页 |
·基础价值评估的FCFF模型 | 第40-42页 |
·FCFF增长模型 | 第41页 |
·两阶段的FCFF模型 | 第41-42页 |
·三阶段FCFF模型 | 第42页 |
·高新技术企业中机会价值的评估—实物期权模型 | 第42-45页 |
·Black—Scholes模型 | 第42-45页 |
·存在红利情况下的Black—Scholes模型的修正 | 第45页 |
·具有序列成长复合期权的实物期权模型 | 第45-47页 |
·模型应用过程中输入变量应注意的问题 | 第47-48页 |
·实物期权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程序 | 第48-52页 |
·实物期权的初步识别 | 第49页 |
·判断期权的可获得性 | 第49页 |
·分析实物期权之间的互动性 | 第49-50页 |
·分析市场结构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 | 第50-51页 |
·确定输入变量 | 第51-52页 |
第5章 华兰生物估值案例及分析 | 第52-70页 |
·华兰生物的发展概况 | 第52-54页 |
·当前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 | 第52-53页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 第53-54页 |
·华兰生物原有项目的估值 | 第54-56页 |
·基本思路 | 第54-55页 |
·参数的估算 | 第55-56页 |
·华兰生物新投资项目的估值 | 第56-68页 |
·新项目的投资与收益分析 | 第56-60页 |
·新项目的实物期权参数分析 | 第60-64页 |
·新项目实物期权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 第64-68页 |
·评估结果及分析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