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3-27页 |
第一章 富勒烯和表面 | 第14-27页 |
·富勒烯 | 第17-23页 |
·表面结构 | 第23-27页 |
第二部分 理论和计算工具 | 第27-42页 |
第二章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8-42页 |
·量子化学的发展 | 第28-29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9-39页 |
·常见软件包简介 | 第39-42页 |
第三部分 典型富勒烯I_h-C_(60)掺杂Fe原子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研究 | 第42-57页 |
第三章 金属替代掺杂富勒烯C_(58)Fe_2的前线轨道分析和密度泛函研究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计算方法 | 第4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5-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内掺金属富勒烯Fe@C_(60)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研究 | 第51-57页 |
·引言 | 第51页 |
·计算方法 | 第5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部分 "遗失的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研究 | 第57-83页 |
第五章 C_(72)、La_2@C_(72)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 第59-65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计算方法 | 第6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0-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内掺半导体富勒烯Si@C_(74)几何机构和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研究 | 第65-71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计算方法 | 第6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七章 内掺金属富勒烯Ba@C_(74)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和静态线性极化率的密度泛函研究 | 第71-77页 |
·引言 | 第71页 |
·计算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2-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八章 二氯乙烯基团C_6H_3Cl_2对La@C_(74)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和静态线性极化率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 | 第77-83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计算方法 | 第7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8-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第五部分 非典型富勒烯C_(64)及其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 第83-102页 |
第九章 非典型富勒烯衍生物C_(64)X(X=Si和Ge)的密度泛函研究和前线轨道分析 | 第85-94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计算方法 | 第8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6-93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第十章 非典型外掺富勒烯C_(64)X_4(X=H、F、Cl、Br和I)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的变化规律 | 第94-102页 |
·引言 | 第94-95页 |
·计算方法 | 第9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95-101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第六部分 半导体表面吸附硫醇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研究 | 第102-113页 |
第十一章 0.5ML覆盖度Ally Mercaptan/Si(100)-(2×1)表面的密度泛函研究 | 第104-113页 |
·引言 | 第104页 |
·计算方法 | 第104-10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05-111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