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碳化硅材料的氧化 | 第10-13页 |
·碳化硅陶瓷的液相烧结及其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碳化硅制品及碳化硅制品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陶瓷硅酸盐结合SiC | 第14-15页 |
·二氧化硅结合碳化硅 | 第15页 |
·莫来石结合碳化硅 | 第15-16页 |
·Si_3N_4结合碳化硅 | 第16页 |
·氧氮化硅结合碳化硅 | 第16页 |
·Sialon结合碳化硅 | 第16-17页 |
·微晶玻璃结合剂 | 第17-20页 |
·微晶玻璃概况 | 第17-18页 |
·微晶玻璃的种类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方案 | 第20-25页 |
·碳化硅复合材料烧结结合剂体系设计 | 第20-23页 |
·热膨胀系数(CET)的匹配 | 第20-21页 |
·热膨胀系数(CET)的失配 | 第21-23页 |
·结合相的设计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实验与测试 | 第25-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测试 | 第26-28页 |
·材料的X射线定性分析 | 第26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6页 |
·玻璃试样的差热分析 | 第26页 |
·微晶玻璃试样的热膨胀系数测定 | 第26页 |
·密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抗折强度测试 | 第27页 |
·多孔陶瓷耐酸、碱腐蚀性能试验 | 第27-28页 |
第4章 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8-38页 |
·莫来石结合剂的原料 | 第28页 |
·莫来石相的测定 | 第28-30页 |
·XRD基体冲洗法(即K值法)原理 | 第28-29页 |
·莫来石相的测定 | 第29-30页 |
·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不同合成温度对莫来石转化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用不同的硅质原料对莫来石转化率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不同配比的铝质原料和硅质原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合多孔材料的气孔率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36页 |
·Mullite/SiC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38-53页 |
·玻璃的制备 | 第38-39页 |
·MgO-Al_2O_3-SiO_2-TiO_2系玻璃的制备 | 第38页 |
·Li_2O-Al_2O_3-SiO_2系玻璃的制备 | 第38-39页 |
·微晶玻璃的制备与表征 | 第39-44页 |
·微晶玻璃的简介 | 第39-40页 |
·基础玻璃的热处理 | 第40-41页 |
·微晶玻璃的X-ray图谱 | 第41-43页 |
·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 第43-44页 |
·LAS、MAS结合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44-51页 |
·微晶结合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4-46页 |
·烧成温度及结合相比例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MAS/SiC和LAS/SiC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非晶态玻璃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制备 | 第53-59页 |
·实验所用原料 | 第53页 |
·添加剂的比例对材料烧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硼硅3.3结合SiC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表征及分析 | 第56-57页 |
·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7章 不同结合相结合SiC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 | 第59-63页 |
·复合材料残余应力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