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2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光学存储技术简介 | 第9-14页 |
| ·近场光学存储技术 | 第10-11页 |
| ·双光子存储技术 | 第11-12页 |
| ·光谱烧孔四维存储技术 | 第12-13页 |
| ·光学全息存储技术 | 第13-14页 |
| ·光学数字全息存储技术 | 第14-18页 |
| ·数字全息存储原理 | 第14-15页 |
| ·体光栅与布拉格衍射 | 第15-16页 |
| ·耦合波理论 | 第16-17页 |
| ·体全息存储中的复用技术 | 第17-18页 |
| ·高密度数字化全息记录材料 | 第18-26页 |
| ·高密度数字全息存储对材料的要求 | 第18-19页 |
| ·光全息存储材料的种类 | 第19-22页 |
| ·光致聚合物全息记录材料及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 ·光致聚合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2-44页 |
| ·化学试剂介绍 | 第32-36页 |
| ·单体 | 第32页 |
| ·粘结剂 | 第32-33页 |
| ·光引发剂 | 第33-34页 |
| ·光敏剂(染料) | 第34-35页 |
| ·增塑剂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 ·样品制备仪器 | 第36页 |
| ·样品测试仪器 | 第36页 |
| ·样品制备 | 第36-37页 |
| ·基片的清洗步骤 | 第36-37页 |
| ·样品制备 | 第37页 |
| ·样品的性能参数及测试 | 第37-41页 |
| ·透过率 | 第37-38页 |
| ·衍射效率 | 第38-39页 |
| ·感光灵敏度 | 第39页 |
| ·最大折射率调制度 | 第39页 |
| ·样品的布拉格偏移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番红花红T 敏化的光致聚物全息特性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64页 |
| ·光致聚合物中全息存储机理 | 第44-48页 |
| ·番红花红T 敏化的光致聚合物 | 第48-54页 |
| ·番红花红T 水溶液及其敏化样品的吸收谱 | 第49-50页 |
| ·样品的透过率特性分析 | 第50-51页 |
| ·样品的衍射效率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 ·布拉格偏移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位相型光栅形成过程的实验观察 | 第53-54页 |
| ·不同曝光波长下的特性曲线 | 第54-56页 |
| ·样品的干燥程度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 第56页 |
| ·全息存储实验 | 第56-60页 |
| ·模拟图像存储 | 第57-58页 |
| ·数字图像存储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第四章 多波长敏感的光致聚物全息特性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86页 |
| ·引言 | 第64-65页 |
| ·番红花红T 与亚甲基蓝共敏化的光聚物全息特性 | 第65-70页 |
| ·样品的吸收光谱 | 第65-66页 |
| ·透过率随曝光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66-67页 |
| ·衍射效率随曝光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67-68页 |
| ·双波长全息存储 | 第68-70页 |
| ·吖啶橙、藻红B 和亚甲基蓝共敏化的光聚物全息特性 | 第70-75页 |
| ·样品的吸收光谱 | 第70-71页 |
| ·透过率随曝光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71-72页 |
| ·衍射效率随曝光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72-74页 |
| ·多波长全息存储 | 第74-75页 |
| ·AO、曙红Y、ST 和MB 共敏化的光聚物全息特性 | 第75-83页 |
| ·样品的吸收光谱 | 第75-76页 |
| ·曝光特性曲线与特性参数 | 第76-78页 |
| ·不同厚度样品的曝光特性与特性参数 | 第78-82页 |
| ·稀疏波长-角度复用全息存储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6-8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