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9-2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9-2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23-31页 |
一、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 第23-24页 |
二、城市化与技术创新 | 第24-26页 |
三、城市体系规模分布 | 第26-27页 |
四、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 | 第27-28页 |
五、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第28-29页 |
六、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31-36页 |
一、研究视角 | 第31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径 | 第36-38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36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三、技术路径 | 第37-38页 |
第五节 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38-40页 |
一、难点 | 第38页 |
二、创新 | 第38页 |
三、不足 | 第38-40页 |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描述 | 第40-63页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及特征 | 第40-46页 |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及指标 | 第40页 |
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 第40-41页 |
三、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 第41-42页 |
四、经济增长的周期特征明显 | 第42页 |
五、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 第42-44页 |
六、国际经济比较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的演化轨迹及时空特征 | 第46-59页 |
一、城市和城市化 | 第46页 |
二、世界城市化发展轨迹 | 第46-48页 |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轨迹 | 第48-51页 |
四、中国城市化的空间聚集特征 | 第51-54页 |
五、中国城市体系演化 | 第54-55页 |
六、当前城市化几大论争的统计辨析 | 第55-59页 |
第三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初步考察 | 第59-63页 |
一、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概述 | 第59-60页 |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 | 第60-61页 |
三、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考察 | 第61-63页 |
第三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理论及模型 | 第63-87页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机制与模型 | 第63-73页 |
一、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 第63-65页 |
二、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理论 | 第65-67页 |
三、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模型 | 第67-73页 |
第二节 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模型 | 第73-80页 |
一、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73-74页 |
二、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74-76页 |
三、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型 | 第76-80页 |
第三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基础 | 第80-83页 |
一、聚集经济的内涵及表现 | 第80-81页 |
二、聚集经济产生的原因 | 第81-82页 |
三、聚集经济的测度 | 第82-83页 |
第四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中介、影响及研究框架 | 第83-87页 |
一、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中介因素——技术创新 | 第83-84页 |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影响效应——城乡收入差距 | 第84-85页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85-87页 |
第四章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第87-126页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第87-91页 |
一、技术创新的涵义 | 第87-88页 |
二、经济增长的理论演进 | 第88-90页 |
三、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 第90-91页 |
第二节 城市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 | 第91-102页 |
一、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 | 第91-94页 |
二、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加速城市化 | 第94-95页 |
三、城市规模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 | 第95-97页 |
四、城市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分析 | 第97-102页 |
第三节 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的空间关联 | 第102-110页 |
一、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的特征考察 | 第102-103页 |
二、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的关联机理 | 第103-105页 |
三、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关联性的统计检验 | 第105-109页 |
四、结论 | 第109-110页 |
第四节 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模型 | 第110-118页 |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 第110-111页 |
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111-112页 |
三、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型 | 第112-118页 |
第五节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118-126页 |
一、模型设定 | 第118-119页 |
二、变量解释及数据来源 | 第119-120页 |
三、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120-125页 |
四、结论 | 第125-126页 |
第五章 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 第126-152页 |
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 第126-134页 |
一、测度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 | 第126-128页 |
二、转型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及特征 | 第128-130页 |
三、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 第130-134页 |
第二节 城市化、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 第134-142页 |
一、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 | 第134-135页 |
二、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 第135-137页 |
三、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偏向 | 第137-139页 |
四、城市偏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 第139-142页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142-152页 |
一、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 | 第142-143页 |
二、城市化、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分析 | 第143-147页 |
三、经济增长、城市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Panel Data证据 | 第147-150页 |
四、结论 | 第150-152页 |
第六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 | 第152-173页 |
第一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式及考察 | 第152-159页 |
一、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式 | 第152-153页 |
二、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争 | 第153-154页 |
三、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 | 第154-159页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 | 第159-164页 |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159-160页 |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 | 第160-161页 |
三、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 第161-163页 |
四、结论 | 第163-164页 |
第三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评价 | 第164-173页 |
一、协调及协调度的含义 | 第164-165页 |
二、灰色关联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165-167页 |
三、熵变方程及实证分析 | 第167-170页 |
四、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170-172页 |
五、结论 | 第172-173页 |
第七章 结论、启示及展望 | 第173-17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73-175页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175-177页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第177-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90页 |
附表 | 第190-20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00-202页 |
后记 | 第202-203页 |